偏鄉遠距教學 牽起同村共學的美麗風景

當教學逐漸與現代數位工具結合,為孩子們帶來更好的學習方式時,位處在離島偏鄉的孩子,是否也能透過遠距教學拉近距離,擁有相同的學習資源?

中央輔導團核心教師、臺東核心教師與在地老師們定期實體見面,互相討論研擬共備課程。(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香甜綿密的地瓜、香脆的炸飛魚乾、營養且柔軟濕滑的芋頭、精美的拼板舟……」

蘭嶼四所國小四年級的小朋友,在上語文課的時候,透過線上的方式回答老師關於「蘭嶼三項特色」的提問,老師請大家以形容詞加事物的句子描述,孩子們踴躍回覆,老師看了好感動。

蘭嶼國小學生在線上語文課踴躍發言,回應老師的提問。(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疫情突顯偏鄉弱勢

臺東縣政府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自2019年起協力培訓在地核心教師團隊,因應疫情,雙方進一步簽訂合作備忘錄,由臺東縣政府委請臺師大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陳佩英主任的團隊打造縣級虛擬學校學習系統,培育在地教育人才,創建屬於在地的課程模組。計畫自2021年8月起在蘭嶼的朗島、東清、椰油、蘭嶼四所國小,與臺東的三民、德高、三間三所國小啟動。

「疫情更突顯偏鄉的弱勢。」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商借教師也是本計畫的重要推手蘇淑菁老師表示,在疫情停課不停學的階段,全國各級學校都必須採線上教學,但偏鄉卻因資訊設備及人力等不夠到位,影響學生的學習,她引入臺師大學術資源協助展開計畫,只為了「學生的學習不能停」。

教師備課擬定教學模組

蘇淑菁老師同時亦是中央輔導團研究教師的培訓者,為了給予偏鄉老師在混成教學上更多的陪伴與支援,帶著中央輔導團的資源協助全國偏鄉國小進行線上教學,克服資訊操作的問題。

每一次的課程,都是由中央輔導團核心教師、臺東核心教師與各校教師共同備課,透過實體與線上的混成討論,設計出適合孩子們的課程及教學模組,包括孩子可能遇到的問題、可以再用什麼方法延伸學習等。蘇淑菁老師也不諱言,偏鄉小校雖然學生數少,但同儕之間的程度差異大,亦存在普特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為了這些個別差異的孩子,老師們必須設計有系統的提問方式,當孩子答不出問題的時候,老師們可以運用降階的提問,引導孩子去釐清、說明;或發現孩子的程度已經提升,也有升階的問題可以讓他作答。

 

教師線上共備之畫面,左為共備夥伴,右為共備的電腦畫面。(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同儕共學良性互動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蘭嶼計畫專案教師吳曉律,負責推動「創建蘭嶼遠距教學語文共學計畫」,從去年八月至今,線上遠距教學將蘭嶼島上四校四班的學生帶到虛擬教室一起學習,每到上課時間,都會由吳曉律老師在臺東市線上授課,蘭嶼四校各班老師在現場協同,隨時協助與關心小朋友的學習。蘇淑菁老師形容:「這些現場的老師,都是我們的天使!」這項計畫,讓這些原本分散在島嶼四處、原本僅能和同班同學交流的孩子有更多交流互動和刺激學習的機會。

「孩子們的表現令人感動,點點滴滴在心頭。」有幾次吳曉律老師請四校的老師輪流帶領線上授課,孩子們有好一陣子沒有看見她,還有人會主動跟她說好想念老師。

除了蘭嶼四校,同樣位在偏鄉的臺東三校,則是一到六年級的數學科進行遠距教學,並從這學期開始擴大到全部的科目。此外已經有許多學校加入計畫,參與教師會先由輔導團進行為期半年的實習培訓,再開始正式實施線上遠距教學。

透過神秘的力量(網路)共同授課,形成「虛擬學校同村共學」的樣貌,透過跨界的合作,讓學術資源、中央輔導團資源得以和臺東縣教育處結合,以系統式的支持,協助臺東縣的教育。我們更欣喜的是,偏鄉孩子也可以擁有完整師資團隊的教學資源,以及一起共學的同儕,在學習的道路上不孤單。

二年級數學課線上授課,學生專注聆聽。(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