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愛心校車、夜光火車接送,大里國小留住每一個學生

宜蘭縣大里國小為挽救廢校命運,一到六年級都上整天課,還加開兩線愛心校車,夜晚再由老師陪搭「夜光火車」返家。「他們的家還在,但功能不足……」老師天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比家人長,車上是最期待的交心時光,全校學生數也從20多人提高到約60人。

教導主任吳啟新(右二)天天早晚陪學生搭遊覽車,往返頭城鎮到大里國小。曾千倚攝

宜蘭縣境最北的大里國小位於濱海公路上,面臨太平洋海景、背倚雪山山脈,臺鐵宜蘭線火車軌道與公路平行,山海之間景色絕佳。但少子化浪潮襲來,加上學區人口外流嚴重,全校一度只剩20多位學生,105學年度小一新生不到5人,差點成不了班。由於國小的「小校」定義為「全校不到50人」,全國的國小編班人數平均每班為22.9人,大里國小不但遠低於標準,更達到「瀕危」等級。但如今,大里國小全校有約60名學生,甚至吸引非學區的學生跨區就讀,比學區內學生更多。

回憶起這段往事,教導主任吳啟新像在講一個故事,「學校第一次少子化危機,當時規定每個班級至少要5個人,好死不死那年來登記的新生就只有4位?」,老師們很緊張也擔心若減為5個年級,會慢慢走向併校、廢校,將來可能被調到更遠的學校去。

宜蘭縣政府和大里國小並非沒有事前規劃、控管未來5年的新生人數,但「我們的困擾是很多孩子戶口都還在,實際上卻沒在這裡生活,因為工作關係,年輕父母可能把孩子也帶到大都市去了,」大里學區以漁村、老街為主,學生數從早期的60多人降到20多人,各年級平均不到5人,教職員工幾乎年年要擔心自己的生計。

第一次少子化危機,促使全校決定「開源節流」

「剛好學校就在天公廟旁邊,一定是天公有保佑啦!」吳啟新打趣的說,在報名截止前一天神奇的事發生,有一個媽媽因為「聽說學校很不錯」帶著女兒來登記,化解這次的有驚無險,也讓吳啟新和同事們決定尋找有效策略、「開源節流」挽救廢校命運。

開源,指的是要設法吸引學區外的家長,願意多花一些通勤時間「越區就讀」;節流,則是在地的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全校老師開始積極研擬,針對學區家長早出晚歸的生態,既然「家長的工時跟學生的上下學時間完全搭不起來」,學校便提供校車接送服務,先購置一臺九人座廂型車,搭配三位老師的私家車,每天一早六點多起就分趟、挨家挨戶去接孩子,二十多位學區內孩子都靠這幾臺車完成接送。

在天天接送的過程中,老師們漸漸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不只是留住這所學校、留住老師的工作,還成了孩子們倚賴的精神支柱。

他們的家還在,但功能不足,有不少是單親或隔代教養,甚至只有一位中風的阿公同住。

已有7年代理老師經歷的吳家惠表示,家像是漁港孩子們的宿舍,學校只得包下早七到晚七的長時托育,除了免費接送,還申請縣政府的課後照顧班、再加開更晚的夜光班,甚至找到經費替孩子們申辦晚餐,讓他們吃飽飯,再搭老師們的車一一返家。

吳家惠心疼的說,有一位和爸爸同住的男孩,早上自己會調鬧鐘起床,穿好衣服走到巷口等校車,上完夜光班返家已經晚上七點半,但有時爸爸還在海上,老師只好先載到宿舍等待,總不能讓孩子自己一人待在家。

原本不會開車的林佑庭,暗夜中熟練的上下陡坡,把孩子們一一送到家門口。曾千倚攝

另一位年輕的代理老師林佑庭也說,之所以願意早晚各提前1小時上班,部分原因是想要多關心這些孩子,「其實我們會多去注意一下,小孩家裡狀況怎麼樣、晚上有人陪嗎?」有時她會看出孩子精神狀況很差,可能家裡根本沒大人,整晚都在用手機,就得提醒家長多注意。透過日復一日的接送,老師們默默建立起與孩子的友好關係。

學校彌補家庭功能,老師、同學都像家人

「這邊的家長大多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沒有餘力去照顧到孩子更多。」林佑庭發現小朋友常想在車上待久一點,跟老師、同學聊天,因為回家就沒人可以講話了。

正因學生少,更要好好照顧每一位。大里國小平均每位老師集中關注不到十個孩子,「全包式服務」做出口碑,有些在他校適應不良的孩子,也大老遠慕名轉來。而另一項招生利器為「全日制」,一到六年級天天都上整天,除了上完課綱規定的正課,其他時間發展學校想推的閱讀、雙語、海洋教育等課程,下午四點起上課後照顧班,接著更有夜光班,不但解決家長中午接送的最大困擾,甚至部分取代了安親班的功能,成功爭取到頭城鎮上數十位家長讓小孩越區就讀。

鎮上家長相對較有選擇權,吳啟新為此找來一臺遊覽車配合接送,早晚各一班往返頭城鎮,運用的經費是縣府因大里國小因校舍老舊、暫遷至鄰近大溪國小上課而發放的交通補助費,因此家長完全不用負擔,就這樣將學生數拉高到55至60人,維持一班8到10人的規模,非學區就學人數比原學區還要多。

週五早上七點半,記者實地前往頭城圖書館搭遊覽車,一位騎機車送孩子前往集合的護理師家長說,自己工時長,多虧學校很多地方都替家長想到;而小校學生少,照顧得也比市區國小好,所以三個孩子都送去念大里,有專車接送就不會麻煩。

除了愛心交通車,還有「夜光火車」由老師們輪流押隊,從大里坐四站回到頭城,把夜光班孩子送回鎮上的頭城圖書館。即使疫情期間有小朋友確診,老師、主任也習慣當救火隊,與其等沒有交通工具的媽媽搭火車過來,不如直接幫忙送回家。

老師付出太多,看見學生改變才能撐下去

替家長做了這麼多,難道老師都不會抱怨太辛苦嗎?吳啟新坦承,的確有老師覺得付出太多,家長卻連個班親會都不來參加,心中不免氣餒。他只能不斷鼓勵教學團隊,既然招生上鎖定這樣的客群,就不要有太多負面情緒,「凡對孩子有幫助的事就去做」,當更多家長認同學校的理念,跟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校園氛圍等,學校的腳步就能走得更穩。

在全校老師危機意識下,除了「不增加家長負擔」,更積極導入外部資源提升教學品質,例如清大「多文本閱讀教學研習」、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厚學計畫」、教育部「雙閱讀素養教學及師資培育計畫」等不同專案,協助解決偏鄉孩子識字、詞彙量均低的問題,藉由推動閱讀來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原本低於全縣平均的基本學力,也開始逐步拉抬,目前學生平均「進步率」已拉到90%以上,「做有意義的事,才能留住老師,翻轉學校的命運,」吳啟新這樣堅信。

五年級導師林佑庭更觀察到,有些孩子一開始不交作業,理由是「我就不會寫啊!回家也沒人可以問。」她利用課後及夜光班陪學生,原本寫很慢的孩子感受到「有人願意等我、幫我,在學校就能順利完成功課」,學習態度改變很大,連防疫停課期間都會問,「老師我還是來學校,好嗎?」 

大里漁港像是臺灣許多偏遠地區的縮影,年輕父母或因工時過長, 或早已離鄉在外謀生,家中老人不一定有餘力顧孫;孩子沒大人盯,連維持天天吃飯、洗澡都有困難,老師必須先幫忙解決生活上的大小事,還要專車接送上下學,到校後才能順利進入教學階段,讓家庭功能欠缺的孩子,也有機會達到基本學力。 

像個大姐姐的林佑庭微笑著說,「這裡的小孩很可愛,他們在學校非常喜歡跟我講話,有時候會把老師叫成媽媽,」這樣暖心的回饋點滴在心頭,對單純的老師而言,一切就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