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的條件不只是愛心哈佛研究所:擁有讀出班級氣氛的「好直覺」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都不一樣,但他們都有一樣的法寶,那就是「直覺」,幫助他們在瞬間讀懂學生的心思。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校友們揭開了直覺的魔法,以及如何養成好直覺。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好老師」的條件是什麼呢?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或許有不同的定義。不過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發現了一項好老師難以衡量、快速模仿的特質,那就是「直覺」!

什麼是好老師的直覺?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的資深講師波勒斯(Kitty Boles)在15年前,還在小學教書,教到一個剛搬到美國的伊朗男孩。這個孩子不會講英文,對於新的環境「嚇得快死了」。她心中竄起一股「直覺」,給了他一個擁抱,讓他覺得安全、有人愛。她說,她當時就是覺得他需要被擁抱,這不是基於考試分數、或什麼其他資料。

15年後,這個男孩在一堂哈佛的課後走向她,跟她說,15年前,她的擁抱改變了他,他即將成為一個物理老師。

這就是直覺。是一種細微的感受,當事人在當下甚至自己也無法說明,為什麼會知道要這麼做。

為什麼直覺在教育現場這麼重要?《哈佛教育季刊》指出,在老師一整天跟學生的互動中,有很多時候要把握當下做些什麼,幫助學生,直覺往往是他們很倚賴,而且真的有幫助的工具。高中英文老師諾瑪蘭(Anjali Nirmalan)就是靠直覺快速「讀」出班級的氣氛,感覺學生們是想睡、無聊、還是挫折,立即決定什麼時候要開燈、或關燈,或是叫他們起來伸展幾分鐘。

直覺是過去智能、經驗的累積

直覺並不是天馬行空,科學研究也證明了直覺的效用。研究決策過程的知名心理學家克萊恩(Gary Klein)就曾研究消防隊員,發現他們需要在很短的瞬間判斷,火苗可能會往哪裡燒,據此決定如何滅火。背後的原因,就是他們能夠迅速攫取記憶中的相關經驗,在腦海裡快速模擬可能的狀況。

直覺幫助老師瞬間判斷學生的心情,也有助學習效果。從哈佛教育學院碩士班畢業,擔任腦力開發與專注力機構BrainCo總經理的紐倫(Max Newlon)說,老師就是常常運用直覺來瞭解學生的專注與投入狀況。根據民調公司蓋洛普的調查,學生多投入1%,他們的閱讀和數學就會進步6%跟8%。

不過直覺並不靠心血來潮,即時發揮也不一定正確。直覺是靠老師們的智慧、經驗與愛的結晶。

經驗有助於累積直覺。《哈佛教育季刊》引述愛因斯坦的說法指出,直覺是過去的智能、經驗累積的結果,而且會老師們會隨著經驗,改變他們的判斷。

但更重要的是用心觀察。老師的直覺,背後有很多腦神經科學的支持。因為每一次跟學生交流、互動,就會在腦子裡輸入一些資料,累積、形成判斷的基礎。哈佛教育研究所的畢業生們,紛紛貢獻了有助他們累積直覺的法寶,包括:學生們講話的聲音、語調、眼神、表情、進教室時走路的樣子、聽課和參與討論的態度,甚至,同學間彼此講話、互動的樣子,會不會吵起來或打起來。諾瑪蘭甚至能從學生的頭傾斜的樣子,判斷學生是不是偷偷戴了蘋果的藍芽耳機Airpods,用頭髮遮住。

線上學習隔空判斷更需仰賴直覺

不過,這並不代表新老師們就沒有辦法擁有這項優勢。哈佛校友們回顧過去的生涯建議,新老師要對自己有信心。當覺得有什麼事怪怪的時候,可以搭配學生的資料,像是成績、個人檔案,或是詢問家長與其他老師,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直覺,或是更瞭解學生,學習如何面對教育現場的各種狀況。「直覺幫助我們發覺需要關注的地方,資訊則幫我們判定要採取什麼行動改善狀況,」已經在高中教了6年的校友尼爾森(Casey Nelson)指出。

詢問前輩也很有幫助。正在丹佛教七年級的篠崎(Kenton Shimozaki)就常會跟資深老師確認他的想法對不對,而且前輩們還會給他如何處理的建議,加快他累積經驗的腳步,以及解決孩子問題的能力。

曾任老師、校長,以及在哈佛與塔夫茲大學任教的布洛爾(Barney Brawer)說,直覺雖非萬能、也不是萬無一失,但只要老師的心態是對的,即使經過幾次試誤,也能逐步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當新冠肺炎把教室從學校搬到老師與電腦的聊天室時,更要仰賴老師的直覺隔空判斷孩子的狀況。例如,學生沒有反應是因為網路連線不好還是不懂、不專心?是該讓學生私訊還是公開發問討論?在德州教高中的林德曼(Zachary Lindermann)體悟,先前跟學生們互動的經驗,成了遠距教學時,得以適時判斷與應變的好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