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搖身一變成「教室」,苗栗出磺坑現地教學帶孩子見證歷史

臺灣雖小,但遍布各式各樣的文化資產,展現土地與人民的記憶,而透過「現地教學」的規劃,這些古蹟竟變身為最具魅力的教室,提供豐富的環境與體驗素材,更成為不同學科的教學媒介。位於苗栗公館的出磺坑,便是最好的例子。

苗栗出磺坑的古蹟建築,搖身一變成為現地教學「教室」。

「試試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些木頭組合拆開來?」老師拿起桌上的四組木頭組件,同學們好奇地使勁扭轉或嘗試扳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原來它運用的是日式木造建築所使用的榫卯技術,而動手拆裝的過程不只有趣,還考驗同學們的幾何邏輯概念與團隊合作。這場特別的「現地教學(On-Site Learning)」,透過活動的設計,讓苗栗出磺坑的古蹟建築,搖身一變成為「教室」,帶孩子見證歷史。

認識古蹟文化或早期聚落,只能透過課本的生硬介紹嗎?為翻轉大眾對文化資產教育的狹隘想像,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苗栗出磺坑油礦歷史現場再現計畫」以「出磺坑油礦知識體系深根計畫」與社團法人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國立清華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共同合作。希望打破傳統課程形式,以「現地教學」概念切入,將文化資產場域打造為好玩又能實踐教學內容的特色在地「教室」。

同學為了順利解開榫卯,正在觀察木頭組件組合的方式

「現地教學」概念切入,鼓勵孩子學以致用

來到苗栗公館的出磺坑,光看地名,似乎就可略知該地可能與硫磺有些關係。根據歷史記載,兩百年前住在出磺坑的先民,從後龍溪畔的岩石縫裡發現一種黑黃色的液體,他們並不曉得這種液體就是石油,誤以為是硫磺,便以「出磺坑」命名。隨著黑金產業逐漸成熟,當地形成少見的丘陵地形聚落,亦發展出獨特的產業文化與生活方式。

出磺坑的歷史與地理有了初步認識後,苗栗開礦國小的學生首先來到了小村裡的信仰中心──出磺坑城隍廟,負責教學的吳登照老師告訴大家,這裡的城隍爺和其他地方不同,除了保佑治安,還身兼照顧居民健康的角色。早期出磺坑地處偏遠,在醫療不發達的情況下,居民會到城隍廟求藥籤,再按照籤詩內容製作湯藥服用。

他們帶著學生觀察城隍廟的四周,從匾額、門聯上寫的文字,到金爐的數量與外觀,慢慢帶出早期先民的生活形態、職業樣態,讓孩子直接從「採油人」的視角開啟一場穿越時空之旅,實地認識人們來城隍廟祈求平安、抽藥籤的日常。

接著學生們來到四號宿舍,看見傳統日式房屋的空間設計,在這裡,學生無法使用方便測量的量尺,必須想辦法算出每個房間的面積。拿著攤開來比自己還高的布在地上比劃測量,有人忍不住抱怨過程真是麻煩,負責帶領的蔡淳惠老師笑著跟同學們分享,這一張張的榻榻米,代表的就是現在日式房間、和室計算面積時所用的單位「疊」。

小朋友拿著一張跟榻榻米大小相近的防水布,測量房間面積。

這次的現地教學活動,不只融入學校學到的歷史、人文社會課程,更將數學計算、自然科學一併導入,老師們透過介紹醫務所會使用到的生理食鹽水、純水及葡萄糖水,讓學生們進行不同水溶液如何使燈泡發亮的有趣導電實驗,參加的小朋友興奮地分享:「以前都沒參加過這種活動,很好玩!」。

文化資產教育,讓知識「看得見、摸得著」

「現地教學」課程設計團隊最早於2015年由國立清華大學榮芳杰副教授成立,出磺坑的現地教學課程以採油人「小磺」的一天為主題,團隊經過多次的現地勘查,研究相關文獻,將出磺坑的知識與學校課本連結,設計一連串符合108課綱的現地教學課程。

參與課程設計的吳登照老師認為,「現地教學」跟一般戶外教學不同之處,在於走出戶外之後,臺灣的孩子能否有機會再從這個環境得到更多,甚至培養出在地的認同與情感。也因此,如何有效將學科知識與在地文化結合、體現於課程內容與教具,便成為團隊設計教案的最大考驗。

小朋友實地觀察出磺坑的地形,將學科知識與在地文化結合。

擔任計畫共同主持人的榮芳杰教授表示,文資教育必須打破只能講述歷史的狹隘面向,將校園學科的知識活化運用,讓孩子在場域中實際運用平常課堂所學,直接與文資建立關係,深化在地連結,達到文資教育的核心目標。

擔任計畫共同主持人的榮芳杰教授。

擔任計畫主持人的江篠萱女士。

透過此次出磺坑的現地教學,孩子們不僅認識生活週遭的文化資產,看見人文地理在場域的遷徙,從當地的祭祀信仰文化、器物技術發明,到居住的空間設計、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發展,發現背後原來有如此豐富的歷史,前人的生活真是處處充滿學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