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文化知識家!一探文化資產「現地教學」的奧秘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看待文化資產的角度,已不僅止於保存與觀看,而是追求更具深度思考的教學體驗。也因為如此,「現地教學」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透過榮芳杰老師的說明,讓我們瞭解如何藉由場域與學科的結合,讓孩子成為文化知識家。

出磺坑現地教學活動大合照

回想學生時期,每當校外教學去到一座古蹟、一間廟宇或是一個糖廠園區時,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呢?是導覽人員解說的內容?還是建築物上華麗的裝飾?抑或是手上吃著的冰棒?

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大人常不自覺的給了孩子太多沉重的資訊灌輸。但我們是否有可能讓文化資產場域不只是一次性的導覽解說過程,而是先讓孩子熟悉與習慣親近這個場所,進而創造多次造訪的機會,並且在每次過程中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慢慢讓孩子知道更多這個場所的故事。

讓「古蹟」也能是上課的「教室」

過去幾年,由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榮芳杰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自2014年開始以「世界遺產教育計畫」(World Heritage Education Programme)及英國「文化傳媒與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Media and Sport, DCMS)底下的行政法人「英格蘭遺產」(English Heritage)為對象進行前期研究。緊接著在2015至2018年間,開始以文化資產場域作為中小學學生移地教學的現場,嘗試將課本裡的單元內容,透過「現地教學課程」的開發與執行,讓以往只有社會學習領域與文化資產相關的刻板印象,翻轉為所有學科的知識內容都有機會可以納入現地教學課程中,希望透過這樣的規劃,讓「古蹟」也能是學生上課時的「教室」。

幸運的是,2016年時文化部將文化資產教育納入法規之中,新增了《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2條條文:「為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教育,主管機關應協調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督導各級學校於相關課程中為之。」此項條目的增加,對於推動文化資產教育是相當大的助力,政府資源的加入讓現地教學課程能有實作的可能性。

文化資產現地教學課程的開發

自2018年算起,清大團隊已累積臺灣本島與離島共十多個文化資產現地教學的課程方案。這些課程方案都是由過去畢業於新竹教育大學的師資培育學生,在畢業後成為專任教師後,出於對文化資產的喜愛而回到研究團隊共同發想完成。這幾年在科技部、文化部與地方政府的經費支持下,每個課程皆完成至少一次的示範教學活動,也將課程教材公開在網路上,讓有需要的教學工作者可以自行下載使用。

「現地教學課程」的設計過程大致可分為「現地勘查」、「資料/史料收集」、「課程統整設計」與「執行教案」三個階段。其與一般課程設計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現地勘查」,正因為將文化資產視為上課的教室,所以教案設計者必須透過實地調查與文獻閱讀,深入瞭解「教室」內的各種環境細節或歷史脈絡,並蒐集可供學校課程單元內相關的上課素材,才能進一步發展符合現地的課程內容。

研究團隊目前已完成的文化資產現地教學課程地點。

學校課本裡的出磺坑

以苗栗縣公館鄉的出磺坑石油文化景觀為例,這裡是亞洲第一座油井的發源地,也是世界第二座油井。透過現地勘查與文獻資料的爬梳,可得知出磺坑從清代開始發展,日治時期成為日本政府的開發重點之一,也因此在園區中可以看到多棟日式宿舍;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時,也投入大量人力並購買新的機具,日夜不間斷的開採過程讓山城到了夜晚依然燈火通明,甚至得到「小香港」稱號。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出磺坑十六號日式宿舍

我們將上述的內容與國小課程連結,以「聚落的形成原因」為學習動機,讓學生瞭解出磺坑的人口聚集是因為產業而非地形因素,接著更利用出磺坑現場豐富的素材跟孩子談社會課的信仰單元、談數學課的面積測量與規律問題、甚至還有自然課的水溶液導電實驗。

另外,也針對國高中階段的學生開發現地教學課程,並發現文化資產中許多的議題,非常適合中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批判思考的練習。

經過許多次的課程開發,也讓我們更加相信,文化資產非常適合作為各個年齡層上課的教室,而不是單次參觀就足夠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