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客觀的存在,素養要落實於生活中,最根本需要讓學生體悟到:課程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而非脫節,如此素養才能夠真正應用於生活之中。然而,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基本知能不足,教師需要以課程設計連結學生舊經驗,產生學習共鳴,以國小一年級數學「幾點鐘」為例。
同學們練習畫出時間與生活型態
一、資訊融入課程主題,以同儕分享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時鐘的樣態非常多元,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享生活中所看過不同樣態的時鐘,此時,學生口述,聆聽分享的同學學習有限,教師不妨以資訊科技輔助學生學習,依照學生所講的時鐘樣態讓聆聽者亦能透過科技,有如身歷其境,進行欣賞。如此,便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程概念教學,多感官並用,釐清學習思維
無論是哪一種的教學法,老師都需要進行「教」,學生進行「學」後,方可以進行評量學生的學習困難。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的學習效果不同。金字塔的頂端到底端分別是聆聽、閱讀、聲音與圖片、示範、小組討論、做中學與教會他人,以七種學習方法,達到不同的學習效果,且愈是底端,學習成效愈佳。換句話說,當學生課堂上所應用的感官愈多,學習成效便愈大。教師可以設計課程,讓學生以多元方式展現所學。舉例來說:讓學生回想早上起床後做的事,到晚上睡覺前,若僅止於回想,太過可惜,不如讓學生將抽象的印象轉化為具體的圖像畫出,此外,教師可以預先在圖畫上蓋上時鐘的圖案,讓學生寫下時間,此時,學生不只回想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外,還能寫出正確的時間,再讓學生進行口頭分享,運用多重感官進行該單元學習內容的評量。
學生紀錄下自己的一天
三、自製學習漫畫,確認學習概念正確
當學生能夠判斷先後順序後,並不代表學生能夠正確報讀與指出時間,此時,教師不妨讓學生來轉動時鐘,將課本中的附件進行黏貼。首先將圖畫紙分為四格,讓學生在空格處進行彩繪,接著讓學生看圖說故事,說明自己一天當中最喜愛的四個時刻,最後學生在邊說故事的同時,進行時針與分針的轉動,依照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進行鋪陳,如此一來,教師進行評量的同時,不但能判斷學生是否能夠正確辨認先後順序外,還能夠將順時鐘與逆時鐘的觀念帶入,更重要的是,透過轉動指針,瞭解學生是否會正確地進行讀時與正確指出時刻。
用四格漫畫繪畫出四個喜愛的時刻
用四格漫畫繪畫出四個喜愛的時刻
素養所強調的不只是認知、技能,於情意上的學習與改變更是學生改變的一大特點。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以情意作為學習的出發,關注學生情感上的學習意願,對於學生的學習認知更是幫助良多,強化學生根本的學習,因此,低年級素養導向的課程學習立足於情意,奠基於認知,更能夠將所學的技能應用於生活,便是落實素養導向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