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閱,開啟心靈對話

各級學校的導師(級任老師),如果可以掌握學生週(日)記或是聯絡簿的生活記事,常常可以觀察值得留意的蛛絲馬跡,進而預防學務事件,防患未然。

至於語文教學工作者,手中也擁有一把打開師生對話的金鑰,那就是「作文」!

身為第一線的高中國文教師,課後的「引導寫作」,恰是開啟師生心靈對話的一扇絕佳視窗!

在實際操作部分,「引導」一段,即可順勢導入讓學生暢所欲言的文字,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關於**的經驗與見聞」,而「**」處,就可以將「家庭狀況」、「各類霸凌」、「心理壓力」甚至「特殊境遇」的背景置入,舉例來說:題目若是「我有話要說」、「我是這樣的一個人」,很容易收到文內的上述各類訊息。至於「班級速描」、「我的校園點滴」,則易於觀察寫作者是否處於各類霸凌的危機。

如此一來,「引導作文」重點既在鼓勵同學流暢運用文字,教師也可以順勢就專業自主範圍內,文中有心理健康疑慮的觀點,運用評改的方式進行對話形式提問,例如「這裡說好有壓力,裡面可能有故事呢!可以談談嗎?」

這類的對話進行,在教學現場可說是數不勝數,筆者個人運用這個方法,已有效發覺幾次校園危機,提供學校行政提前預防,以及後續輔導扶持。

另外,若在作文中發現激勵互動資訊,例如肯定家長辛勞、感念老師協助、敬佩同儕作為……,又可以交叉運用剪印、摘錄、不具名引用、公開表揚等,親師生和樂融融,優點不一而足。

更重要的是,學校是長期執行「利他」作為的學習場域,曲突徙薪,預防勝於治療。教育工作者若能莫忘投身教育初衷,將成為決定教育品質重要因素,師生長期健康對話,由此而來的學生正面回饋,往往印象深刻,久久不息!

言語是溝通的工具,文章則是表達的利器,運用作文中的評閱機會,師生一同心靈成長,心理健康。紙面、對話,可以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