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國小走讀舊水圳,小腳印踏上文化資產之旅

龍安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實地踏查霧裡薛圳遺址與青田七六老屋。

走讀不只是散步,還能穿越時光!臺北市龍安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們最近化身「小小歷史探險家」,展開一場充滿驚奇與知識的文化資產走讀之旅,從校內的紅樓出發,一路走訪霧裡薛圳遺址、青田七六老宅,到新生南路上的宗教建築聚落,深入體驗日治時期的水圳工程、日式建築風格,以及多元宗教文化的豐富樣貌。

「霧裡薛圳裡竟然有好多小烏龜在游泳,超可愛的!」二年八班的懷澄開心分享。他說自己沒想到這條古老的水圳,竟然陪伴臺北走過這麼長的歲月。孩子們一邊聽導覽、一邊觀察自然景觀與歷史遺跡,從書本跳入真實世界,想像力與情感全面啟動!

接著,學生們來到擁有百年歷史的日式老屋——青田七六,漫步於木造長廊間,細細觀察屋內融合日式與洋式的建築元素。二年七班的晴媄看著老屋,想到自己每天經過的校園紅樓,不禁感動地說:「這些老房子真的很有味道,應該被好好保護,就像我們學校的紅樓一樣!」

學生們進入百年歷史的日式老屋「青田七六」參觀。

當天的文化之旅還沒結束!學生們繼續前往被稱為「天堂路」的新生南路宗教建築聚落,實地走訪臺北清真寺、和平基督長老教會等地。孩子們對於各種不同宗教的建築風格感到既新奇又敬佩,也在導覽老師的引導下,學會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原來學校附近就藏著這麼多故事和寶藏!我以後要帶家人一起去看看!」二年六班的方伶興奮地說。

學生們參觀號稱「天堂路」的新生南路宗教建築聚落,並於清真寺前合影。

這趟由校訂課程「我的龍安時光~走進時光隧道」設計的走讀活動,不只是學習,更是一場五感全開的文化之旅。透過與在地文化資源的深度連結,龍安國小持續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教育,讓孩子們親自踏上歷史現場,認識、珍惜並守護我們的文化瑰寶。

未來,學校也將持續深化這類課程,培養出更多擁有歷史感與文化素養的新世代公民,讓文化傳承從小扎根,從身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