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與中山組成學生使節與志工團隊,遠赴澎湖舉辦環境教育營。
今年五月,一群來自臺北市建國中學與中山女高的高中生,組成學生使節與志工團隊,遠赴澎湖縣馬公市文光國小,帶著滿滿的熱情與創意,為當地孩子們舉辦了一場以「老船長傳說-尋找神秘的澎呼啦啦啦船長」為主題的環境教育營。
城市與海洋的美好連結
這群高中生為臺北市建國中學學生使節團(亦為臺北敦化扶輪社建中扶少團),以及中山女中的國際志工暨偏鄉扶輪少年服務團(西南區扶輪社扶少團),在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的支持下成行。
本次營隊以遊戲與實作為核心,設計包括營歌帶動跳、營養知識課程、環保袋製作、創意三明治製作、大地闖關遊戲,以及結合環境議題的RPG角色扮演學習等,讓孩子們在互動與趣味中,認識廢棄物分類、食物營養與舊物再利用的觀念。
孩子們熱情滿分,高中生心靈成長
參與活動的澎湖學童熱情十足,在兩校學生的帶領下,不僅學習到環境保育的知識,也展現出思辨能力與創造力。文光國小校長洪宏賢表示,本次營隊將實作課程與永續概念巧妙融合,讓孩子們印象深刻,甚至在課後紛紛表示「還想再參加一次!」
此次活動也對主辦的兩校高中生產生深遠影響。在長達數月的籌備過程中,學生們經歷了從發想、設計到現場執行的完整歷程。透過跨校、跨性別與跨年級的合作,他們學會溝通協調、分工合作與同理心的實踐,真正落實了扶少團「服務學習」的精神。學生表示,這次不只是服務,更是一次內心的成長之旅,也更深刻體會何謂「以行動回饋社會」。
此外,兩校師長也安排學生進行海洋體驗活動,讓高中生們親身接觸澎湖的自然風貌,進一步理解當地孩子的生活背景。建中校長秘書鄧書華老師與中山女高沈卓沛老師皆指出:「遠離自然,是這一代孩子共同的挑戰。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交流,讓孩子們重新與海洋連結,也讓高中生記得何謂『服務』與『責任』。」
這場活動能夠順利進行,要感謝臺北市政府青年局的經費補助,以及臺北敦化扶輪社與西南區扶輪社長期的鼓勵與資源挹注。地方人士如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與大蘋果牙醫診所的熱情支持,也讓這場跨校跨海的合作充滿感動。
最後,這不只是一場教育活動,而是一段讓學生、老師與孩子們共同書寫的環境教育篇章,也為臺灣的永續未來撒下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