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國小校長郭雄軍帶領學生一起從事戶外教學活動
一般而言,戶外教學「1369」就是指義大世界、劍湖山、六福村、九族文化村等遊樂園區,但深坑國小校長郭雄軍認為,孩子的校外學習除了感官刺激的遊樂,應該擁有更寬廣而深入的學習經驗,因此決定以「挑戰新1369戶外學習」創造學生的童年依戀!
將整個深坑營造成學習舞臺
郭雄軍認為,戶外教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習者「走出課室」,走入真實的日常生活,透過觀察、探索與操作,喚起學習者的渴望和喜悅。深坑國小創校邁向120年,已累積豐厚的學校特色,近幾年藉由生態校園、食農教育、深坑老街、古厝群廟、景美溪流、環山步道和古道等戶外教育課程的實施,已將整個深坑營造成孩子的學習舞臺;從校園生態到食農學習,從深坑老街和鄰近山林古道,從景美溪自行車步道到淡水河岸都是深坑國小學生的學習園地。
為了創造不同於教室的學習,深坑國小特別成立「深坑國小戶外教育推動委員會」,以校長為召集人,組織成員包括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社區、外部專家等31人,從行政規劃、場域安全、課程教學、學習活動到成效行銷,在沒有既定教科書與教材、教具的狀況下,依據場域特色及現地的教學資源,成立團隊並構思整體方案和教學活動。
戶外教育課程分級完成
深坑國小的戶外教育依課程場域分為四級:第一級「校園課程」、第二級「社區課程」、第三級「跨區課程」、第四級「遠途課程」:
1.一級校園課程:
以校園之生態溪流、食農教學、百年老樹、禮堂建築,以及各項活動議題之特色教學場域,讓學生走出課室,體會處處可學習的喜悅。幾年前開始在農會協助下,讓學童參與稻米耕種、插秧、灌溉、收割到戶外餐食秀。此外,校園建置許多菜園和灶窯等設施,小朋友喜歡種菜、做披薩和手做豆腐,提供孩童觀察、體驗、操作等多元學習機會。
2.二級社區課程:
二級社區課程
以學校附近之深坑老街、渡船頭、社教機構、古厝群廟與山林古道之場域為主,讓學生踏出校門走進社區,走入真實的日常生活場域,瞭解生長土地的人文和環境。小朋友最喜歡走讀老街,還出版了《我家住深坑老街》的讀本,對於老街的由來典故和建築風貌,鄰近的古厝和廟宇都要深入走透透,不僅如此,他們還走向深坑四周的山林古道,像是石媽祖古道、炮仔崙山林步道、天龍宮等。
以學校附近之深坑老街、渡船頭、社教機構、古厝群廟與山林古道之場域為主
3.三級跨區課程:
將教學場域跨出深坑地區,走讀鄰近的木柵動物園,挑戰鄰近山岳步道,輕騎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等自行車步道,探索溪流沿岸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讓孩子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以及北部地區具有教育意義的場域進行課程教學,整合社會典故和自然環境、美感體驗等學習。
每位六年級學生要騎單車挑戰成年禮,沿著學校旁的景美溪自行車道,順著溪流騎向臺北公館、大稻程的新店溪,最後到達淡水河的出海口。郭雄軍說,單車只是一種載具,他要讓孩子騎單車巡禮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一邊欣賞河岸風光,一邊走讀3條溪流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這樣才能解開深坑老街渡船頭的故事面紗。
4. 四級遠途課程:
以3天2夜或4天3夜的住宿型遠途課程規劃,分為花東地區、中部地區、南部地區或離島海外等4條路線,跨出熟悉的生活圈,進行驚奇的遠途學習之旅驗,更能驗證深度的學習的樂趣,促進整合性的學習效果。
為顧及學生安全,深坑國小特別規劃戶外教學的人力配置,實施「一班三導師」的制度,除了級任導師之外,還安排科任教師和行政人員擔任「助理導師」,並由班親會和志工隊遴選每班一位「志工導師」,共同維護孩子的戶外學習安全。由於各場域之屬性不同,校方還會邀請專業人士協同式教學。
郭雄軍說,他希望每位深坑國小學生在畢業前,都能完成1篇戶外學習的小論文,悠遊3條溪畔自行車道,挑戰6座山林步道,獲得9項戶外學習護照、認證和獎狀,這不但是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指標,也是全新的「1369」戶外學習。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