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不再決定一切! 未來升學贏家是「最認識自己」的孩子

攝影/黃建賓

過去臺灣學生依著升學考成績決定上哪所高中、大學,在108課綱上路,牽動考招方式及高中課程改變後,孩子從國中,甚至國小開始,最好能對自己將來想學什麼?先有足夠認識,對未來的升學才更有利。

你家也有孩子快接近升學的年紀,卻碰上「108課綱」上路嗎?這幾個月媒體上常出現108課綱的負面新聞:課本沒審完、「多錢」入學、升學壓力更大、高分落榜……看得父母心慌慌。

從升學方式的角度看,2019年8月上路、去年升高一學生將會適用的108課綱並沒有掀起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升大學的管道及考試辦法都與現行方式差異不大,七種大學入學管道早已存在,爭議最多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早就是不少大學招生所看重的,只是在108課綱上路,後以另一個形式執行。

那麼108課綱後的升學究竟改變了什麼?最大的改變發生在高中端的課程學習,讓孩子升學路上「選校」的時間點,透過政策,從以往高三升大學時再來煩惱如何選大學科系,鼓勵孩子提前3年,甚至更早,從「國中升高中」就為自己選擇一所在課程上有助「適性發展」的高中,並將高中的「特色課程」與111學年度大學考招方式連動。

這個升學邏輯是鼓勵暑假後九年級以下的國中、小學生,未來在國中會考後的高中志願選填前,最好能對自己將來想學什麼?想去哪裡?先有足夠的認識,才好選擇一所「特色課程」與自我志趣相對應的高中,並在升大學時是經過充分「生涯探索」後的選擇,而非僅憑考試成績入學,進到大學卻發現對所學不感興趣,而成為課堂的「客人」。

高中樣貌改變!五百多所高中,都要發展學校特色課程

為了達成「適性」升學目標,教育部要求每所高中去年9月起,開出代表學校特色的「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課,政策剛上路,特色課程的學分數門檻不高,一所高中能開出4至8學分的「校訂必修」課即可,「多元選修」課各校至少提供6學分課程。每一所高中的特色課程,都能透過「全國高中課程計畫平臺」查詢,作為選擇高中的參考。

政策才剛實施,全臺有500多所公、私立高中,多數高中需要一些時間摸索,才能發展出代表學校特色的課程,但改變腳步較快的高中,政策上路前就有辦學特色,如新北市板橋高中創客課程、臺北市內湖麗山高中的科學教育等。

9月之後,還能看見有的高中強調「國際教育」,如臺北市中正高中、百齡高中、西松高中。有的高中重視「在地教育」如花蓮高中;臺中市清水高中的「校訂必修」課其中之一即是「清水地方學」,希望帶孩子從自己生活的地方開始學習。

高中校方提供了「校訂必修」及「多元選修」的特色課程,教育部也同時調整了學生的學習內涵,主要的兩個改變是:減少「學科知識」學習時數、提供孩子自主規劃要學什麼的「空堂」。

高中學習內涵改變?「學科知識」學習時數減少14%。

今年起,高中畢業最低學分數從原本160學分,降為150學分,其中代表學科知識的「部定必修」學分數降低20學分,比現行的138學分減少了14%。而選修課的學分要修滿40學分且成績及格,占畢業學分的比例近1/3,高於原本的1/4比例。

前麗山高中教務主任、現為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藍偉瑩解讀,這樣的改變,就是讓孩子在最適合自我探索的青春期,減少「知識量」的學習,多一點時間和機會在各樣選修課程中自我探索,並藉這些不一樣的課程培養終身受用的「能力」。

新制中,高中的特色課程也連動111學年度的大學考招,選修課的成績、作品在每個學期都要上傳至教育部的「學習歷程檔案」,學習的歷程被有效的記錄,讓111學年度之後選擇「申請入學」管道升大學的孩子,不用像以往急就章的在一月學測之後,才開始準備提交給大學審查的學習資料,而是從高一開始,每一學期就上傳系統,屆時升學再勾選向大學提出申請。

高中學習內涵改變? 考驗孩子學習動機與自主學習力的「空堂」增加。

今年的高中課程也將出現所謂的「空堂」,官方稱之為自主╱彈性學習時間,每週有2至3堂的時間,而且各科老師不能挪用來上課本的進度課程,以往的高中並沒有這樣的課程時數,是108課綱後才出現的制度,雖然時數少,卻是讓高中現場老師最害怕的部分。

理想上,「空堂」的設計是讓孩子不受學校課程、老師的干擾,自主的提出「熱情想學」學習計畫,並能為自己訂下學習目標,利用「空堂」的時間以合適自己的學習節奏,完成自訂的學習計畫、達成自訂的學習目標。

但不要說孩子,正經歷孩子教改這一代的父母,過往的學習都是為了「考試分數」,現在突然多了沒有任課老師教學的「空堂」,孩子到底該做什麼?會不會最後就是在校園晃盪?或是在教室內遊戲、聊天?

新竹縣竹東高中為了「空堂」正在尋找一套完善的「點名系統」,校長林桂鳳說,至少要先確保每個孩子的安全。

「空堂」不知做什麼,反映了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想學」、「無法為自己規劃合適的學習方法達成學習目標」,背後缺乏的是「自我探索」的能力。

考招方式改變!未來高中與大學升學,不需再苦追高分

整個教改的大方向透過高中課程的改變、111學年度7種進入大學管道的考招制度細節微調,希望讓學校的教學、考招的方式都能一起更精準的對應「適性多元」的升學理想。因此,「最認識自己」的孩子未來的升學最有利,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想往哪裡去?

對現在的國中、國小學生及幼兒來說,未來他們的高中升學,將不再是追求分數最高的學校,而是要問「哪一所學校的特色課程是我想學的?能幫助我到達我想去的地方?」成功高中輔導組組長、諮商心理師林上能直指,「未來的高中與大學升學,不是苦追高分,『分數夠好』就好。」

臺中市私立明道中學國中部主任管珮慧認為,108課綱架構下,孩子到了高中才開始自我探索太晚了,最好提前至國中就開始。林上能甚至建議,小學階段是最佳的生涯探索起點。

「臺灣學生生涯探索最大的問題就是,認為自己沒有這個問題,」提供高中生涯教育的「TimeMap科系探索與生涯教育協會」創辦人陳致安發現,臺灣生涯教育最大的迷思就是:孩子某學科成績好就代表自己對該學科有興趣,或是升大學時選得出科系就認為自己完成了生涯探索。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98學年度大學生(不含四技)休╱退學人數占全體大學生約11.5%,但至106學年度大學生(不含四技)休╱退學人數約12.8萬人,占全部大學生人數約13%,也就是說約7名大學生中,就有一位休╱退學。休學理由主要是「工作需要」、「志趣不合」。

照片/黃建賓

生涯探索改變!引導孩子認識自我,選擇適合「我」的環境

陳致安觀察,臺灣的國、高中生重心就是考試,學生們想的都是「升學」問題,而非「生涯」問題。「升學」關心的是「考試成績能選什麼科系?」但「生涯」是能回答「人生中什麼東西對我是最重要的?」思考這個問題並透過多元體驗,了解自己適合過什麼樣的生活,同時理解真實世界的職業面貌,才算是充分的生涯探索。

最新的生涯探索觀,也不只是認識和理解外在環境,然後探索自我適合哪個環境,林上能表示,過去生涯探索著重引導孩子適應外在環境的「人境適配」,巳無法回應因科技帶來快速變動的世界。

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去年6月在國立中正大學的畢業演說中,引用牛津大學201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針對702種職業分析,發現有47%的工作未來會消失。他告訴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未來所要面對的世界非常辛苦,不知道會有哪些新的工作出現?這些新工作需要什麼技能?需要什麼知識?沒有人知道。

「回應高速變動充滿未知的未來,孩子需要的是『後現代生涯發展』,」林上能解釋,以往的生涯探索主體是「環境」而不是「人」,不論我是什麼樣的人,生涯發展的目的是要調整自己「適應」環境。

「後現代生涯發展」則是「我」主動選擇適合我的環境,這個主動的選擇,是因為「有充分的自我認識」,我自覺可以在這個環境中發揮我的優勢,可以為自己在環境中找到安身立命的角色,生涯探索的主體是「人」。

108課綱正式宣告「適性」升學的時代來臨,生涯探索愈充分,愈能幫助孩子的升學路。但臺灣這一代的父母們可能對自己的生涯都充滿迷惘,學校老師更是一群生涯最單純的人,多數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最想學的是什麼,新課綱「適性探索」的理想能否落實,有待考驗。

至少新課綱上路就是一個開始,藍偉瑩對父母喊話,小學生父母請引導孩子們多觀察這個世界,在觀察中與孩子多對話,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國中是為自己找到熱情想學的方向最佳時期,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喜歡什麼及背後的原因。到了高中,為自己選一所能「適性發展」的高中,還沒完成自我探索也沒關係,不用擔心選錯會怎樣,就運用108課綱後高中的多樣化課程,好好在這些課程中探索。

臺中市清水高中課程諮詢教師周漢強比喻,自我探索不必是「高速公路」,一路順暢直達,允許孩子走進旁邊的小徑,看看其他風景,也許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對自己有更深層的認識,「即使繞過遠路,最終能與真正的自己相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