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次實驗教育畢業生調查|如果重來,96%仍會選擇實驗學校

施雲心製圖

實驗教育吸引愈來愈多父母好奇,但在好奇中也存在著擔心,全臺首份針對實驗教育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他們的回覆也許能提供參考。

實驗教育成為愈來愈多家有幼兒父母的新選擇。有的是熱愛大自然的父母,期待小孩可以在多元自由的環境長大、不被成績綁架;有的是煩惱孩子天生氣質敏感又特別,無法在體制內跟從統一作息和學習的爸媽。他們都好奇,實驗教育體系是否更能發掘孩子的天賦?但是在好奇中,也有擔心,孩子未來的升學銜接和基礎學力會不會落後?到底真正讀過實驗學校的過來人,有哪些經驗值得父母們決定「冒險」,讓孩子走一條不同的學習路?

沒有考試成績、不談升學率,實驗教育的「成效」要如何評估?《親子天下》在今年4月到5月,針對全臺18歲以上曾在實驗教育或自學的畢業生做了一次線上問卷調查,想要知道如今已經是大人的他們,現在好嗎?體制外教育歷程對成年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哪些影響?

共有269位畢業生參與,其中46%接受過至少4到6年的實驗教育。從年齡分布看,18~22歲人數最多,而超過35歲的也有11位。許多填答者對問卷中3題開放題,更是掏心掏肺的回覆。這份全臺第一次實驗教育畢業生的心聲集結,嘗試解答大家長期以來對實驗教育學生實驗成果的疑問。

對人生滿意,源自充分自我探索

把孩子送進實驗學校(或正在考慮)的家長,面對的最大疑問就是,實驗教育強調沒有制式考試的快樂學習,但孩子未來不管是進入高中、大學還是社會,總還是要進入主流體制,面對各種現實的壓力,他們能適應嗎?

▲ 施雲心製圖

問卷結果顯示,實驗學校的畢業生,有86%曾返回體制內學校,其中87%表示能適應(圖1)。儘管剛開始都要經歷適應期,尤其要適應考試。

在實驗學校的學習內容以及評量方式,都和體制內學校不同。老牌實驗學校如森林小學、種籽實小等,近年都不排斥教科書,但不會照本宣科按照教師手冊教,而是以批判角度和學生討論。此外,全人實驗中學、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等也會在會考、學測前一年,讓學生練習考試題型。

實驗教育的家長和老師也很在意,孩子畢業後在做什麼?是否對自己滿意?問卷填答者中,有114位就學中,64%在國內大學就讀,25%在國外就讀,還有一位在博士班就讀。完成大專院校學歷的比率有41%(圖4、5)。

▲ 施雲心製圖

▲ 施雲心製圖

問卷發現,不論目前正在就學、就業、待學或待業階段,實驗教育畢業生的滿意度都很高,分別為78%、93%、90%(圖2)。對自己人生的高滿意度,來自於實驗教育歷程中,有充分的自我探索。「清楚自己為何做這個選擇」、「有內發的學習動力,在沒有外在壓力要求的情況下,願意接觸有興趣的事物,甚至將學習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責任」、「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願意接受學習新事物」等,是在開放題「你覺得自己和同學、同事最大的不同」中,經常出現的回覆。

▲ 施雲心製圖

而實驗教育在開放的環境下,提供快樂自由的童年,為孩子奠下穩固安全的基礎,也有助培養耐挫力和適應力。正如在開放題「我有話要說」中,一位18~20歲的女生回答:「森小給了我一個充滿愛和歡笑的童年,就像一股力量推著我,陪著我繼續往前……就讀森小的記憶是我人生路上的一道光,時間重來100次,我都會做一樣的選擇。」

98位已就業者工作的行業類型極為多元,其中藝文與影音傳播類最高(占21%),教育與訓練類、企業經營管理類排行二、三,資訊科技和 STEM 類則各占6%(圖6)。

▲ 施雲心製圖

實驗教育最重要的是拿掉考試的緊箍咒,打造一個慢養且多元的環境,耐心讓學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學習方式。「實驗教育最強的是培養人才,而不是量產人力。教師觀念開放、比較有人文精神、教學方式比較有彈性、課程比較跟生活有關聯,」政大教育系教授、也是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諮詢委員詹志禹分析。

但實驗學校畢業生選擇理工相關工作者比率偏少,是否理工科學力較弱?「實驗教育三法設定就是要小班小校,學校先天規模小,各種要操作實驗的設備、理工師資普遍不足,」詹志禹解釋。

中小學念實驗學校,多半是父母替孩子做的選擇。我們問這群18歲以上的畢業生,現在若自己重新選擇,還會念實驗學校嗎?結果高達96%的畢業生說「 Yes! 」(圖3)。

▲ 施雲心製圖

在緊接著的「為什麼」開放題中,許多填答者寫了令辦學者欣慰的理由:「因為這個過程我才建構出自我的價值」、「實驗教育的環境讓我提早學會用不同的方式、相對多元的方法去認識社會、去思考」、「在實驗學校裡面得到『為自己負責』的態度一直影響我到現在」、「透過被當做一個完整的人對待,即使當時只是孩子,我也學會了怎麼好好對待他人」。

實驗教育培養的「軟實力」

從開放題中擷取關鍵字雲,實驗教育畢業生對於「自己」的反思最多。最常出現跟自己相關的關鍵字,包括:了解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優勢/興趣、對自己負責、探索自我、自主性、有主見、自在、自律、自由……等,都是理想教育想要提供給孩子的「軟實力」。

▲ 施雲心製圖

詹志禹期待,實驗學校要有兼顧軟硬實力的「野心」。「實驗學校不要害怕考試,不僅培養學生具備我們期待的重要素養,傳統學校的基本能力也要帶起來,升學考試的能力不能太差。」詹志禹分析,108課綱時代強調素養導向的考試題型,不是透過大量機械式練習能夠應付,也將更有利於實驗學校出來的孩子。

沒有一所學校是完美的,也沒有一種完美的教育型態。問卷中也有不滿意或反思的聲音。例如:「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實驗教育」、「我比較適合被人督促」。也有人看見學校草創期的不足,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一位26~30歲女生寫道:「我所處的年代,課程的規劃尚未成熟,師資相較現在也比較不穩定。我學科上的能力不足是我個人當時的選擇,但那形塑了現在的我。要說後悔,大概只會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完成每個學科。」

實驗學校同樣要面對人際、霸凌問題。一位18~22歲的男生回想:「因為在原本的小學有嚴重的人際問題,我才轉到一個學費很高的實驗學校。然而到了那邊,我的人際問題其實更嚴重,甚至影響我的國中和高中狀況⋯⋯但也是在那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我發展了一些東西屬於我自己的。」

這份問卷的確肯定了臺灣早期的實驗教育。填答人數比例最高的種籽實小、森林小學、全人實驗中學、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的畢業生,都有清楚的教育理念。前三所正好是臺灣最早的3所體制外理念學校,從1990年代成立起,至今堅持自由和民主教育,並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練習和實踐,師生間完全平等,重視對話,「在現今的實驗教育中,也只有這3家純正的走這條路,其他學校根本不敢強調,他們是臺灣公民社會的力量,」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所長薛曉華說。

來自德國的華德福教育,有百年歷史。慈心華德福是臺灣第一所引進魯道夫.史代納(Rudorf Steiner)「人智學」的公辦民營實驗學校。從幼兒園起,歷經26年,建制了小學、國中和高中,2015年為全臺灣第一所完整的12年制公立華德福學校。

從30年前的體制外教育,臺灣的實驗教育到今天已經有不同的多元樣貌。這份問卷提供的訊息是,學校堅持實驗的「理念」,學生圖像和學校的「核心價值」相符,才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正面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