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型媒體Clubhouse,父母老師該知道的事

關於新型媒體Clubhouse,父母老師該知道的事

每當出現新一波社群媒體熱潮,總有人爭先搶著「上車」、有人冷眼旁觀。這個月以來,風靡全球的社群軟體 Clubhouse(俱樂部),一舉一動至今仍攻佔臺灣的新聞版面。父母、老師和它有什麼關係?應該知道些什麼?《親子天下》帶你一探究竟。

Clubhouse是什麼?

許多使用者以「互動版 Podcast」來形容它,有人稱它是24小時不間斷的線上論壇。Clubhouse 像一座許多活動隨時在發生的屋子,每個用戶都可以和人開聊天室討論不同主題,而任何路過的人,都可以依興趣「進房」旁聽,聽夠了也可以悄悄離開。出現在你的「走廊」上的房間,完全根據你追蹤的人、或你選擇的興趣。

這個社群軟體在2020年3月上線,幾週前開放臺灣用戶加入,也因名人在上面開講而爆紅。有機會跟大咖近距離接觸,讓人趨之若鶩成為用戶,而以它目前的註冊機制,需要透過已經加入的用戶分享限量的邀請碼,才能加入 Clubhouse,因此2月初臺灣一度出現「瘋搶」、「跪求」邀請碼現象。

目前 Clubhouse 只有 iOS 用戶可下載,然而影響力已非常驚人——共同創辦人保羅・戴維森(Paul Davison)和羅漢・塞斯(Rohan Seth)2月21日宣布,Clubhouse 每週活躍用戶已達千萬。

如何使用Clubhouse?

使用 Clubhouse要遵守規則。房內分為主持人(moderator)、講者和聽眾,主持人可以透過靜音、解除靜音或踢人出房等,管理房內的討論。依照規範,除非先取得所有講者同意,否則 Clubhouse 內進行的討論不可錄音。平時聽眾的麥克風都被設定為靜音,想發言時需先按「舉手」鍵,等主持人請你發言。

不像大家熟悉的 FB、IG 以圖文或影音為主,Clubhouse 並沒有訊息或影像傳送功能,單純靠聲音表達,用戶不用擔心需要看著別人、或是參與前要先作打扮;而且討論結束、房間關閉後,所有聲音訊息就會消失。

誰在用Clubhouse?

今年 Clubhouse 爆紅後,國內外名人紛紛加入,從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 Gail Winfrey),到五月天阿信、周杰倫,都曾在上面開講,屢屢讓特定聊天室爆滿——達到5千人上限。

除了政經議題討論、興趣交流等,Clubhouse 上形形色色的房間,還包括一起唱歌的「K歌房」、只看個人簡介互相追蹤但不講話的「無聲房」、交流梗圖或模仿秀的「迷因房」等等,新奇點子層出不窮。

外媒《EdSurge》從教育角度來看這個社群軟體,提到美國教育工作者不止用它來連結跨領域、跨國、同溫層以外的老師,也有很多老師在上面討論,疫情遠距教學之下如何和學生保持關係等等。在疫情拉開社交距離的此刻,Clubhouse 的優勢是讓他們能直接、有溫度的交流。

臺灣也有教育工作者用它來交流教育議題,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過年時多次開房,2 月 17 日晚上的「教育聊天室:面對108課綱,家長、學生可以怎麼做?」參與者就高達 2 千多人。

Clubhouse與孩子的關聯

正如任何一個社群平臺,Clubhouse上也存在假新聞、不當訊息。美國社群媒體專家、社會研究所創辦人蘿拉・蒂爾尼(Laura Tierney)在《TODAY Parents》受訪時,鼓勵家長主動認識 Clubhouse 和其潛在的安全議題,「目前 Clubhouse 用戶主要是成人,但所有的App都是如此:早晚會納入更廣的年齡層的用戶。只要裡面年輕人的 KOL(意見領袖)增加、讓年輕人感興趣的內容更多,他們就會更想加入。」

依照 Clubhouse 規定,18 歲以上才能使用,然而目前沒有年齡審查的有效機制,任何人只要受邀就能加入。老師、父母可以藉機和孩子討論,為什麼社群軟體需要設定年齡限制?Clubhouse 以外有適合的替代產品嗎?

教育顧問團隊 OK Student 總監尼古拉斯・庫斯伯特則提出教育角度的觀察。他投書教育媒體《THE PIE NEWS》宣稱,Clubhouse 展現集體線上學習的巨大潛力。他認為,國外許多學校轉為線上學習時之所以極難適應,是因為大多學校受限於使用的線上學習工具,沒能營造一種共同學習、經驗分享的氛圍。Clubhouse 的風行,顯示這部分有改善空間,業者設計教育科技平臺時,應該更重視體驗,不應該讓學生覺得線上學習像是「只有一個人在學習」。

庫斯伯特也表示,任何真實接觸產業界的機會,對學生未來的就業選擇都非常具影響力。「我從沒見過這麼輕鬆、不受管制的管道,讓人能近距離接觸到各產業中有影響力的人,得知他們現在在做什麼行動。你只要『舉手』,就能跟他們同臺互動。」

使用Clubhouse的隱憂

南投縣僑光國小退休校長洪旭亮在 Clubhouse 當過多次講者,在他的觀察中,目前積極使用 Clubhouse 的臺灣教育工作者不多。洪旭亮推測,可能因為老師的工作性質、許多人也需要顧家,一天通常無法花太長時間在上面;另一方面,教師社群最需要的是教學方面互相交流,然而這部分在 Clubhouse 上能做的有限,「如果沒有講義,很容易聽過就忘記了;Clubhouse 上不能傳檔案,所以還要回到其他平臺,用文字溝通。」

他也表示,有時 Clubhouse 上的討論容易發散,此時就看主持人的功力是否足夠。「如果淪為漫談,就很浪費時間。我比較喜歡那種有目標性、含金量比較高的對談。」

甚囂塵上的討論,除了因聲音稍縱即逝,不會被記錄下來,容易有不當言詞、情緒性爭論,甚至情色主題房間的出現;還有關於Clubhouse是否有資安疑慮,因為它的音訊技術是由中國的「聲網」(Agora)負責。2月20 日,則發生了部分聊天室內容遭外流的事件——用戶「Ai Eks」不滿 Clubhouse 只限於 iOS 用戶,透過他自行建立於 GitHub 的開源網站 OpenClubhouse,將部分聊天室內容複製、即時轉播,引起爭議,也讓用戶憂心隱私外流的可能。

Clubhouse 未來動向

Clubhouse 新就職的 Android 開發人員 Mopewa Ogundipe 在推特上推文,表示 Clubhouse 已經著手開發 Android 系統。

繼 2020 年被稱為「臺灣 Podcast 元年」後,又多了一個爆紅的 App,應證了一股從「眼球經濟」轉為「耳朵經濟」的風潮。這款社群軟體的未來發展,值得繼續觀察。

參考資料:ClubhouseEdSurgeCNBCTHE PIE NEWSInternet MattersGetting Smar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