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理融合」大學新科系正夯 企業高度關注

▲ 愈來愈多日本國立大學,積極打破文科及理科壁壘之分,成立「文理融合型」新科系,圖為東京大學。

「該選社會組?還走自然組?」從高中分組到大學選系,許多學生都曾面臨這個困難抉擇。但想要「同時有理科腦,又有文科素養」雙專業,已經不再是奢望。「文理融合」科系,正成為日本最夯的大學新科系,也成為企業關注,準備積極搶人的目標。究竟「文理融合」紅什麼?

「左手寫文案,右手寫App」,或是「又會分析數據,又能精彩簡報」的「二刀流」專業,過去被視為業界難得的奇才,但在未來,這種文理兼備的跨領域人才,將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也將是企業積極網羅的對象。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有愈來愈多日本國立大學,積極打破文科及理科壁壘之分,成立「文理融合型」新科系,例如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都市科學系」、九州大學的「共創學系」,以商學著稱的一橋大學,也將在2023年4月,開設新科系「社會資訊科學系」(暫定)。

這樣的趨勢反映著社會環境轉變。現代社會的全球化和數位化浪潮,帶來多樣、複雜、高速的變動,許多難題牽涉領域擴大,已難倚賴單一專業解決。因此,以培養文理雙素養為目標,提供跨領域的學習資源,使學生進入社會後,具有「課題解決能力」的新科系,格外受到學生及企業青睞。

日本補教業者「河合塾」指出,在少子化趨勢下,不論公私立大學,都面臨招生壓力,但這種「文理融合」科系,報考人數穩定不墜,以新成立的科系來說,實為罕見,也顯見其魅力。

▲ 網路上不少搜尋日本各大學「文理融合」科系的詢問資訊,顯見其魅力。截自九州大學共創學部官網

知識 X 實作 檢視跨域學習紮實度

事實上,日本許多大學都已採用大一大二不分科系,著重通識教育,至大三起才分系的方式,例如東京大學的「教養學部」、早稻田大學的「國際教養學部」等,但招生對象及通識課內容,仍有基本的文理之分。新興的「文理融合」科系,則強調進一步打破藩籬,跨域學習。

以成立於2018年4月的九州大學的「共創學部」為例,學生的必修科目包括「資訊科學基礎」、「共創設計思考發想法」、「田野調查法」、「世界歷史」、「科學論」等七個科目,選修課目包括「生命科學」、「大數據處理」等,學生必須橫跨文理組選課,進行專題協作,並到海外學校短期留學。

這些新興的「文理融合」科系,除了專業領域知識的傳授,也著重學生的專題實作。透過練習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很容易就發現,許多課題,已不是單靠自然組的專業、或社會組的知識就能解決,自己的所學是否太膚淺、不夠紮實,也可以從實作中客觀檢視。

例如以食品業的新產品開發為例,如何取得消費者購物訊息、了解消費者偏好,到如何分析這些數據、推展出商品企劃,其中需要理工背景的統計、數據分析,也要求具備想像力、管理力等文科素養。唯有文理能力兼具,才能使專案順利進行。

著重與在地區域連結的橫濱國立大學「都市科學部」,也曾以鄰近的觀光景點箱根,長年飽受火山活動威脅為議題,進行解決方案大賽。最後勝出的提案作品為「保險型金融商品」,不僅橫跨火山活動風險分析、觀光管理、以及保險服務三大領域,也具備與環境風險共生的觀念。

▲ 橫濱國立大學「都市科學部」,著重與在地區域連結,也具備與環境風險共生的觀念,橫跨文理領域。截自橫濱國立大學都市科學部官網

學習用專業知識 提供實際解決方案

每年招收約220名新生的青山學院大學社會情報系,授課範疇從經濟,心理,資訊,涵蓋至IT等領域,學生大一時必修社會科學、統計、以及程式設計等,從大三開始再細分為三個不同類組,由學生依照自身興趣選擇組別,選定主題進行深入研究或開發。

例如,同樣在影像分析技術領域,有學生開發出日本傳統舞蹈「阿波舞」的辨識軟體,分析資深舞者和初學者的動作差異,協助學習者的快速改善舞姿。也有人將同樣技術,應用於大頭照分析,判斷每個人適合的眼妝畫法。另外,也有學生結合認知行動療法和人工智慧,開發預防憂鬱症的手機App。

「許多課程中,教師不會給出明確的課程目標,而是要學生自己去想,我想做出什麼,要怎麼做才會讓大家覺得好用或好玩。」青山學院大學社會情報系主任宮川裕之在日本《President Family》雜誌的報導中指出,這種自主設定任務的能力,正是未來社會要求具備的技能。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由別人幫你訂目標,照著去達成就好。但在未來,你設定的目標能否得到周遭的認同,將決定你的工作價值高低。」

宮川裕之說明,在大學裡光學會數據分析或程式技術還不夠,學生必須隨時思考,「利用這些技術,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 青山學院大學社會情報系,授課範疇從經濟,心理,資訊,涵蓋至IT等領域。截自青山學院大學社會情報系官網

文理雙素養 成為求職利器

《President Family》報導中,人資專家廣富彩月(音譯)指出,在就業市場上,有愈來愈多企業將「是否具有文理融合」特質,視為選才標準之一。

例如,面試官會測試社會組畢業生,面對數據圖表,是否能做出具有邏輯的論述,或以具體數字佐證自己的主張。而理工科系畢業生,則會被考驗「能否把自己的研究專題,用一般人也聽得懂的方式說明清楚」。

廣富彩月指出,過去的職場上,企劃、業務、研發、製造的部門之別,直接畫出了文科或理工科畢業生各自的地盤,但現今商業環境,從手機app到實體商品,皆被消費者要求隨時更新,不斷升級,專案團隊裡必須打破文理界線,快速對應。因此,能對不同專業領域有所了解,也能良好互動溝通的人才,更容易受青睞。

因應全球環境變化,大學教育的目的,可能不再是強化個人單一專業知識,而是鼓勵學生打破狹隘壁壘,練習以更寬廣的視角來學習,培養出足以解決問題的綜合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