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學校園開始使用中性人稱代名詞「iel」

法國大學校園開始使用中性人稱代名詞「iel」

近來法國大學校園正逐漸實驗性地採用一些新的語言使用政策,以促進並尊重性別平等,例如中性第三人稱代名詞「iel」,其結合了法語原有的「Il」(他)與「Elle」(她)。

2021年11月時,法國權威法語字典 Le Petit Robert 宣布在他們數位網路版字典中,加入這個新的第三人稱代名詞「iel」。儘管法國高等教育部長布蘭克 (Jean-Michel Blanquer)對這項「改造現有語言使用方式」的嘗試感到憂心,但這個原本僅在多元性別倡議份子圈廣泛使用的人稱代名詞,目前已被某些年輕大學生所認同採用。

洛林(Lorraine)大學社會事務處主任佛羅宏斯‧達慕(Florence Damour)指出:「我們感到對某些大學生而言,這是越來越重要的問題」。該大學向來在校園包容與融合政策投注許多心力,並定期透過許多促進校園多元包容意識的影片進行宣導,其中特別涉及非二元性別的主題(亦即其自我性別認同既非男性亦非女性的人)。

23歲、修習藝術史的貝克斯(Bex)是在圖魯斯尚‧喬黑大學(Universite Jean-Jaures, a Toulouse)的「朱勒與茱莉LGBT學生組織」(l’association etudiante LGBT Jules et Julies)聚會中,發現這個新的人稱代名詞。「我是在大學那幾年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認同。當人們說我是個女孩時,我總感到不太舒服,因為我覺得這太偏頗了。在我的朋友圈中,我們幾乎全都是非二元性別者,並且都使用新一代人稱代名詞來稱呼彼此」。而貝克斯則是讓對話對象依照不同脈絡選擇「他」、「她」或「iel」來稱呼自己。

多元包容性的萌芽

中性人稱代名詞目前在法國高等教育的使用狀況,原則上各個學校有不同的做法,相較之下,中性人稱代名詞在魁北克(Quebec)法語區以及英美等英語地區則是相當普遍。例如目前19歲,自我認同為跨性別及非二元性別者的若溫(Nolwenn)說:「在巴黎高等商業研究院(HEC)的校園裡,人們通常說英語,因此當我和英語人士聊天時,我會請他們使用英語的中性人稱代名詞來稱呼我,例如「they」或「them」。

這些新興語言使用方式同時也透過某些社會科學研究而催生出來。如波爾多大學校園平等事務負責人瑪希翁‧帕歐勒蒂(Marion Paoletti)說:「我們在許多人文科學的論文中,看到越來越多人在書寫中使用新的複數人稱代名詞,如「iels」或「celleux」。至於在性別研究領域,部分教師甚至會在電子信件的簽名中註明他們的人稱代名詞。康城(Caen)大學表演藝術系實作課(TD)負責人蕾雅‧達伯斯基(Lea Dabrowski)在她修習電影與性別研究時期,便瞭解到性別多元包容性的重要,後來她便習慣在學期一開始時,要求學生在點名單上標註他們偏好的人稱代名詞,以便能正確地稱呼他們的性別。

但是,怎樣妥適地使用這些新一代人稱代名詞?雖然目前這仍是少數狀況,但已是各大學教職人員須面對的問題。昂傑大學(Universit e d’Angers)性別研究碩士班的某位23歲跨性別男性表示,在學期一開始時,他便向他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提及他自己的性別認同。他說:「指導教授接受我的男性認同。在碩一開學時,我在課堂上就已表明我希望被使用在我身上的人稱代名詞。在全班60個人中,只有兩個跨性別者。而今年,在向學校諮詢後,我們認為如果所有班上的人都表明自己偏好的人稱代名詞的話,將會是件好事,因為表明性別認同的責任,不該只由跨性別者承擔」。不過他也遺憾地表示這項措施的實行度並不高,即便行政人員與同學們都持善意態度,但「改變人們向來的習慣仍是相當困難」。

自然地詢問性別認同

在洛林大學裡,這些我們擔心會導致語言使用困難的新人稱代名詞,卻普遍為師生們接受,如貝克斯所說:「年輕教授思想較為開明」。

但由於目前仍缺少公認統一的使用方式,於是各教授們便依現實情況即興發揮。比利時布魯塞爾布哈邦高等學院(Haute Ecole BruxellesBrabant)圖書管理學系的教師大衛‧馮克(David Francq)則習慣這麼做:「去年有個學生我無法確定其性別,我便自然地向他詢問他的性別認同,他回答說他很感動我這麼詢問他,而他也並不依照既有性別框架來決定自我認同。」而這項詢問性別的舉動從此變成為了這位教師的課堂習慣,今年也詢問了他的大一學生,透過給他們每人一張小紙條,讓他們寫下希望用「他」、「她」或者其他代名詞來稱呼自己。

從2019年起,法國高等教育部開始認可跨身分認同,並向各教育單位提議一項改名程序進行調整。不論學生的身分狀態,皆可進行這項改名措施,亦無需準備任何證明文件。這項由學生自行選擇的名字使用方式,包含學生證之標示、電子信箱與考試的簽到單。例如在洛林大學共6萬名學生中,2019-2020學年共有22位學生向學校申請這項改名措施,而2020-2021則有31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