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歲學生評量 PISA 2025年加考英文聽、說、讀,其中國中會考沒考、城鄉程度差異最大的口說,被認為是臺灣學生最弱的一科,恐影響國際排名。
臺北市民生國中國際教育社團,在社課時透過視訊進行國際交流,也增加學生練習英文口說的機會。黃建賓攝
每3年施測1次的全球15歲學生評量PISA,2025年除每次必考的科學、數學、閱讀3科,還宣布加考英文(包含聽、說、讀3個子科),已有19國報名。正實行雙語教育政策的教育部,近期宣布臺灣也將參加施測,2年後將有9,000多名15歲學生上陣應考。從未在學生大型測驗中評量出現的「口說」考試,被預料是最具挑戰的項目。
由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主辦的PISA,是多年來各國矚目的測驗之一。臺灣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家研究中心協同研究員曾芬蘭說明,2015年起,PISA除科學等3個必考科,還會再加考一科,彰顯哪些能力符合時勢,值得透過教育培養。
舉例來說,PISA 2015年加考的是「合作學習」,2018年是「國際素養」,2021年(因疫延至2022年辦理)則為「創意思考」。而下一次2025年,各國代表考量語言是溝通重要工具,拍板加考「英文」,但只限非英語母語學生選考。
PISA 2025年加考英文,難度比國中會考高?
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協同研究員曾芬蘭依序分析 PISA 英文的3個子科,在「閱讀」方面,若對照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標準(CEFR)英語能力分級,學生國中教育會考英語閱讀拿最優的 A 級(精熟),約等同 CEFR的 A2(初級)到 B1(中級)。但 PISA 英語閱讀測驗雖有易題,但也有符合 CEFR 的 B2(中高級),甚至C1(高級)難度的試題。
PISA 英文要考的另一科「聽力」,一樣會有難題。而國中會考聽力相對簡單,會考的基礎級,約等同 CEFR的 A2(初級)。
至於 PISA 英文的「口說」科,雖然108課綱鼓勵相關教學,但目前國中會考、大學學測都沒考。曾芬蘭推估,現場落實口說教學程度不一,對臺灣2025年應考 PISA 的學生來說,應是最具挑戰的一科。
註1:CEFR 分6級,程度由低至高依序為 A1(入門級)、A2(初級)、B1(中級)、B2(中高級)、C1(高級)、C2(精通級)。
註2:國中會考是臺灣國三生升高中主要考試,英語科程度由高至低分為A(精熟)、B(基礎)、C(待加強)3級。
108課綱課變少、會考變簡單、城鄉差距大,各界不看好 PISA 口說成績,近年108課綱、國中會考英語科命題趨勢,反讓學者和現場教師擔憂「國中生英語力愈來愈弱」。會考英語成績城鄉差異也高於其他科,多所學校顧聽力、閱讀都來不及,更別提口說。
比較108課綱與上一版九年一貫課綱,108課綱因加入本土語等新科目,國中七、八年級英語課維持每週3節,再加上彈性學習時數;但九年級從每週4節,減為每週3節。
國中會考也跟著108課綱調整,英語是難易度降幅相對大的一科。身兼會考主辦單位、臺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副主任的曾芬蘭說,2021年(含)以前,英語科閱讀題除考驗學生的英語詞彙、文法知識,還須進行複雜的邏輯推論;去年起,多數題目只須讀懂上、下文意涵,並略加推敲,就能選出正解。
協助多縣市學校執行雙語教育的臺師大副教務長林子斌進一步說,會考英語科雖變簡單,城鄉差異仍大,全臺約7成縣市忙著做英語科補救教學,以達成教育部要求的「減C」目標。
在這環境下,現場頂多照顧國中會考有考的英語閱讀、聽力,很難落實口說。學校沒空教口說的結果,就是各個家庭資源來決定學生能力,「六都和非六都學生的口說程度差距,絕對高於閱讀和聽力,」林子斌坦言。
但 PISA 測驗抽樣不分城鄉,根據以往臺灣在數學等科的成績,英文科一樣有可能呈現雙峰差距。曾芬蘭解釋,PISA 抽樣單位,將從全臺抽出約200所中學,再從每校抽出42名15歲學生(當年就讀國中九年級或高一),總計約9,000多人代表臺灣上陣。抽樣須顧及性別、就學縣市等條件均衡,絕對會有非六都學生受測。
衝排名不如扎根實力!學者籲正向看待測驗結果
2年半後,PISA 英文科就要施測,或許能略窺臺灣這幾年「雙語教育」成效。林子斌強調,要以健康的態度看待測驗結果,明白測驗的目的是協助瞭解自家實力,做為未來改進方向。比起成績不好,他更怕政府為追求「檯面上分數看起來很好」,用不對的政策揠苗助長。
曾芬蘭也提到,PISA 2025年加考英文的初衷,不是要非英語系國家惡補英語,而是體認英語為世界溝通語言,近年多國為此實施外語教育政策,盼鼓勵各國相互觀摩、參考。
現場老師則說,隨雙語教育政策上路,臺灣英語課堂教口說的機會持續增加。新北市新莊國中英語教師曾麗娜指出,政策引進的外籍教師,更常在課堂上實施會話練習和口說測驗。
她個人也會利用課堂空檔考口說,逐一問學生What’s your name?(請問你的名字?)?What’s your hobby?(請問你的興趣?)等,安排學生定期練習。
同時,她鼓勵學生在街上「搭訕」外國人,但要注意禮貌。一開始破冰,可問Where are you from?(請問你來自哪個國家?)而不是課本上常提到的 How old are you?(請問你幾歲?)?What’s your phone number?(請問你的電話號碼?)等問句,以免尷尬。
曾麗娜另提到,教育部近年推動英語課採全英語教學,至今辦過十多場教師工作坊。比較研習前、後教師對全英語教學的焦慮指數,發現平均分數從課前的7~8分(滿分10分),降為3~4分,顯示全英語教學沒想像中難。
從老師開始勇敢開口說,自然能吸引更多學生跟著做。當我們的課堂,致力扎根學生溝通表達、走向世界的實力,優異的口說力國際成績單,也在不遠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