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PISA:臺灣數學全球第3 閱讀、科學表現創數位評量以來最佳

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結果在臺灣時間晚間6時全球同步發布,是疫後全球第一個大型學習素養測驗。今年是臺灣第6度參與,在數學、科學、閱讀皆拿下全球前5名的優異表現,閱讀更是突飛猛進。但教學現場的老師對這項報告,卻有不同解讀...

臺灣已是第6度參與PISA評比,本次在數學、科學、閱讀皆拿下全球前5名的優異表現,閱讀更是突飛猛進從17名躍進至第5名。整理製表:趙宥寧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舉辦一次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評量對象為15歲的學生(2006年出生),測驗科目包括數學、科學及閱讀。學科測驗之外,今年也特別探討在疫情干擾下,哪些國家成功建立「具韌性教育體系」,藉以維持或提升數學學習表現、教育機會均等,並增進幸福感。

本次調查原定於2021年進行正式施測,受 COVID-19 疫情影響延後一年執行,全球共計有81個國家、約69萬名學生參與。臺灣部分自去年4月11日至5月27日施測,抽樣全臺216所學校中,最終有182所學校、約6,000名學生有效完成測驗。

睽違10年,今年PISA評量主測科目為數學,科學、閱讀為輔測。綜觀三學科素養排名,臺灣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排名均較2018年進步,閱讀排名大躍進。數學表現平均547分,排名第3名(2018年排名第5名);閱讀素養平均515分,排名第5名(2018年排名第17名);科學素養平均537分,排名第4名(2018年排名第10名)。

臺灣部分自去年4月11日至5月27日施測,抽樣全臺216所學校中,最終有182所學校、約6,000名學生有效完成測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提供)

疫後施測全球學力表現下滑臺灣逆勢進步

PISA國家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終生榮譽國家講座教授蔡今中表示,PISA測驗自2015年起實施數位化評量,臺灣各素養表現是自實施數位化評量以來最佳。至於全球各地區表現,OECD 國數學表現較上屆掉17分、閱讀掉11分、科學掉4分。若以總部報告來說,「20分的差距,就是差了一整年的學習」。

今年臺灣三項學科素養,低發展/高齡/偏遠地區學生的表現較上一次進步。蔡今中說,閱讀、科學進步量最大的是在偏鄉地區,超過都會地區,可見這幾年教育部關心偏鄉教育有看見成效。若以數學高成就(達水準5、6)比率為例,臺灣從上次23.2%增加至31.7%,表現僅次於新加坡,是世界第二;數學低成就(水準2)比率也未超過15%,全球僅臺灣、愛沙尼亞、香港、日本、澳門和新加坡達標,代表該國學生數學能力有達基礎水準。

另一方面,臺灣有3.8%學生屬於社經地位國際指數後20%,但這些臺灣學生在數學素養平均為471分,與 OECD 平均相當。蔡今中說明,顯示臺灣數學教育均等程度,也較過去十年有進步。

PISA國家計畫主持人、臺師大終生榮譽國家講座教授蔡今中表示,PISA測驗自2015年起實施數位化評量,臺灣各素養表現是自實施數位化評量以來最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提供)

城鄉仍有差異數學學習程度仍差近3年

但若細究分數,雖城鄉皆有進步,仍可見城鄉差距導致的高、低成就差異。數學部分,都會區平均571分,偏鄉地區僅517分,相差54分;閱讀、科學也出現40幾分的差異。蔡今中對此解讀,臺灣分數已相對國際偏高,他推測差30至40分才是差一整年的學習,「看得出有進步,但一定有進步空間,」若導入數位學習,也能降低城鄉落差。

今年PISA也探討哪些國家成功建立「具韌性教育體系」,以數學表現、數學教育機會均等程度、幸福感作為韌性表現指標。蔡今中說,全球僅有臺灣、日本、韓國、立陶宛被OECD認證,三項韌性表現兼具。

臺灣PISA表現優異,科學表現更是歷年最佳。蔡今中分析,臺灣相對其他國家,學校停課時間較少,即使學校停課,所有老師反應很快,導入數位與網路學習,再加上家長的協助,「這都是不能否認的功勞」。另外,108課綱重視素養及自主學習能力,顯見學生在疫情期間仍持續學習。

蔡今中也說,臺灣教育機會均等有持續改善,校際差異從42%下降為38%,數學均等程度也與 OECD 平均相當;另方面,臺灣學生在疫情期間,大量導入數位學習模式,學生更熟悉電腦化介面的評量形式。由於上述三項結論,本次臺灣才拿下亮眼表現。

國教署長彭富源則多次感謝教學現場的教師。他說,不管是疫情或平常跟學生互動,這幾年老師的努力,看得見孩子學力提升,努力都是值得的。他也揭示在2025PISA測驗的期許,將持續讓課綱與真實生活連結,也講求探究實作、自主學習,相信有利於與國際趨勢接軌。

彭富源說,素養題型與情境、生活有關,探究實作讓學生有問題意識想學習。另一方面,讓學習內涵跟真實生活連結,也接近國家學習素材的內涵、評量設計。

國中師肯定表現「教學現場的感受,沒有數據進步這麼深」

不過若將這份報告拿給教學第一線的國中教師看,卻有不同解讀。臺北市古亭國中校長莊豐兆首先肯定閱讀領域的進步,是2006年以來最好的一次,「可以比較明確肯定因108課綱的推行已屆四年,」他說。和全球各國比較起來,臺灣學生受到疫情的影響相對少許多,加上線上課程的推行較為普及與順利,臺灣學生已經熟悉這樣的測驗模式,學習上少有中斷,「因此不能過於覺得臺灣學生在科學與數學上有進步,需要再觀察下一個四年,」他說。

莊豐兆觀察,臺灣都會地區跟偏鄉地區的學生成績差距依然很大,數學、閱讀、科學分別差54、43和44分,「若用OECD的方式來計算,差20分就是差一年的學習,這樣就差了快三個年級。」

另一個差異來自高分群和低分群,三科上都可看到高水準(五、六)學生表現優異的比例增加,但未達水準二的學生表現並未顯著改變,「代表有能力的家庭可以讓孩子更優秀,相對的,弱勢家庭的學生就會顯得停滯甚至退步,」莊豐兆憂心。

彰化縣田中高中附設國中部數學教師葉奕緯直言,數據是量化後的結果,相關數據可以往很好的方向去解釋,臺灣應該跟自己比,尤其他任職的國中並非都會地區,「教學現場的感受,沒有數據進步這麼深」。

學生未答比率降未答題型與教學現場卡關高度重疊

根據本次數學試題報告,臺灣未作答比率較上次下降,但未作答題型多屬操作實驗、多種訊息元素的對應、解題步驟要多層次的轉換。在內容向度中,以變化與關係占最多數,其次為空間與形狀、不確定關係;在認知歷程中,以推理占最多數。

葉奕緯特別關注「試題未作答比率」,他說,未作答的分析與教學實務觀察學生「卡關」高度重疊,「值得思考教育現場是否有跟上教改的腳步」。「數量」是臺灣學生最厲害的,從小就在計算,但到了函數、幾何圖形、機率統計時,腦筋卻動不過來。認知歷程未作答多,也代表學生懶得思考,不願意花時間去思考沒遇過的問題,「這個倒是滿符合實際狀況的」。

但他也不全然悲觀。他表示,至少從平均數來看,可以看見臺灣跟全世界相比並不差,尤其疫情對臺灣有幫助,若無疫情幫助,可能有八成教師不願意從事數位教學。葉奕緯也提醒,疫情結束後,數位教學又回到幾年前的情況,現在學生很會用3C,但也不會用3C,學生會看抖音、滑 IG,若要用來做作業卻經常卡關,「這是後疫情時代教育要面臨的狀況」。

彭富源表示,數學城鄉落差50幾分,雖然有進步,但這情況仍要來關心,目前有三個措施在處理,包含學習扶助、數位學習、偏鄉促進計畫。他說,有8成學生參與學習扶助後數學有進步,數位學習也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會持續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