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湯志民局長(左四)在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邱祈榮教授(左一)的指導下,使用胸徑尺測量校園樹木的胸高直徑。
咦?這群人在做什麼?幫樹木量三圍嗎?原來是在進行樹木的碳匯測量。
臺北市教育局於114年全面啟動公立高中職以下學校校園樹木綠碳匯盤查,春節開學後,與中華電信攜手,於大直國小辦理「校園樹木氣候行動暨碳匯調查」公民科學家認證活動,培訓79位中華電信企業志工和41位臺北市各級學校教師,成為具有樹木碳匯估算知能的公民科學家,未來將協助臺北市各校完成校園樹木的碳匯量測量。
產官學合作 齊力推動校園樹木碳匯教育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以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積極引導各級學校透過「減少碳排放」、「創設綠電」、「增加綠碳匯」,達成校園淨零新生活。為使校園師生深入了解樹木對於地球永續的重要性,自113年起推動校園樹木碳匯教育,藉由實際使用定位桿、胸徑尺、測高桿,測量樹木的胸高直徑(離地130公分的直徑)和樹高,並計算出樹體所儲存的二氧化碳量,鼓勵師生用行動愛樹、護樹。
這項行動從師資專業增能做起,於113年已完成培育公立高中職以下236所學校共計293名樹木碳匯種子教師,114年全面啟動236校逾五萬棵樹之校園樹木綠碳匯盤查,將透過教育扎根自然碳匯觀念。
此次透過與中華電信的合作,規劃「都市樹木生態及碳匯導論」、「樹木碳匯調查概述」、「樹木調查實作」等樹木碳匯量測課程,並預計於114年起安排經培訓認證之北部企業志工入北市校園助力樹木碳匯測量等,共同推動校園樹木碳匯教育,未來亦希望合作將樹木碳匯量測的經驗分享傳承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