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逗學生說他「胖嘟嘟」

據美國《Parents》雜誌,超過2/3的美國成人以及1/3的美國小孩不是過重就是肥胖。肥胖早是重大健康與社會議題,但多數的家庭、學校甚至醫生在和孩子談起這問題的說法和態度卻不夠細膩,反而更容易讓孩子增重,或催生更多喜歡拿別人體重開玩笑的霸凌者。

據美國《Parents》雜誌,超過2/3的美國成人以及1/3的美國小孩不是過重就是肥胖。肥胖早是重大健康與社會議題,但多數的家庭、學校甚至醫生在和孩子談起這問題的說法和態度卻不夠細膩,反而更容易讓孩子增重,或催生更多喜歡拿別人體重開玩笑的霸凌者。

該怎麼跟孩子好好談肥胖,才不會造成孩子身心創傷?可把握以下的原則:

一、絕不要談到數字:把焦點放在健康與行為本身,而不是數字或外表。因為每個人天生身高、體型不同,體重一定不一樣,追求健康的態度卻可以一致。

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團隊研究追蹤數千名家長和他們家中的青少年,結果發現,那些談起食物離不開體重的家長(如:告訴小孩你不該吃這個,吃了會胖),日後小孩更可能會嘗試極端減肥法或出現節食、暴食、濫用瀉藥等飲食失調症狀。反而是本來就過重的孩子,父母的態度若是溫和、健康導向不談體重,小孩心理和飲食失調問題反倒少很多。

二、師長的話、對肥胖的態度都很關鍵:如果你經常說:「我穿這件衣服看起來好胖」「天啊!你剛才有看到那個超胖的女生嗎?」這些負面訊息會讓孩子開始思考你是怎麼評價他們的外表。

到了五、六年級,多數小孩就會有「胖就是糟、次等」的意識。《Obesity Research》期刊的研究發現,不論是1960年代或是現代小孩,孩子最不喜歡的是肥胖的人,比起其他身心障礙,他們對肥胖的人評價更低。

根據UCLA大學最新研究,小時候曾被家中成員、同儕或老師取笑過自己的體重,被說太胖的小孩,相較從沒被取笑胖的孩子,10年後他們肥胖的機率更高。

資料來源:2014-10 親子天下雜誌61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