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教育進入博物館——臺灣館員法國研習激發教學創新

2025主題式國際博物館訓練計畫參與者合影。(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法國波爾多建築中心)

為了讓臺灣博物館的專業人才能走向世界、提升視野,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啟動了一項全新計畫——「主題式國際博物館專業提升訓練計畫」。首年課程主打「兒童建築教育及策展」,並與法國波爾多知名的建築中心(Arc en Rêve Centre d’Architecture)合作,由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共同規劃執行,力求在教育與展覽方面激發新創意。對於建築、教育或博物館充滿熱忱的老師而言,這樣的計畫不只是學習新知,更是一次打開世界的大門。

來自全臺的館員齊聚一堂,共學建築教育新思維

今(114)年共有15位來自不同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的從業人員入選,包括國立歷史博物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臺中市立美術館等。他們前往法國展開為期一週的密集訓練課程,內容涵蓋建築策展的基本理論、兒童教育的推動策略,以及如何導入空間美學進行跨文化的展覽交流。

波爾多建築中心內部展示。(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法國波爾多建築中心)

親手實作 × 建築遊戲 × 角色扮演,讓學習活起來

訓練課程強調動手體驗與多元參與,例如學員會使用木條等簡單材料親手搭建空間結構,藉此理解建築背後的設計邏輯與創造力;參訪具代表性的建築場域並進行觀察與討論;甚至還設計了「建築法庭」角色扮演,讓學員就一座建築發表正反意見,鍛鍊批判思維與公共溝通能力。

工作坊實作現場。(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法國波爾多建築中心)

深化文化交流,建立國際連結與知識分享

除了課程本身,參與者也會分享自己單位的典藏與展覽特色,與法方機構交流彼此經驗。回到臺灣後,學員需提交訓練報告並參與成果發表會,將所學轉化為推廣與教育的資源,為未來展覽與兒童教育提供新觀點。

這項國際合作不僅是一次學習機會,更是臺灣博物館人走進世界的起點。基金會表示,未來還會推出相關展覽與教育活動,進一步將建築教育融入策展與學習中。老師們若想瞭解更多資訊,可前往基金會官網: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