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不孤單!新北打造偏鄉教育大聯盟

平溪國小與十分國小中年級共同上課提升群性互動學習。

面對偏遠小校面臨的師資短缺與學生人數稀少困境,新北市教育局以「混齡教學」、「科技輔助」、「校際協同」三大策略,翻轉偏鄉教育現場,打造不孤單的學習網絡。114學年度已整合44所偏遠及非山非市小校,成立9大偏鄉校群,全面推動「一校就讀、多校共學」,實踐優質教育零距離的理想。

科技輔助,打破距離限制

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偏鄉教育,不只是投入資源,更著重在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轉型。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自105學年度起,新北市開始試辦「混齡共學」計畫,鼓勵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彼此陪伴,不僅提升學習動機,也促進孩子的社交能力。

為了讓偏鄉學生也能享有豐富的學習互動,新北市導入線上混齡教學。即使學生分散在不同校區,也能透過視訊進行遠距學習與跨校交流,彌補同儕互動的不足。同時設立「偏遠地區學校教育資源中心」,提供教師備課模組與共備機制,協助偏鄉教師突破地點與人力的限制,真正實現區域教學協力、資源共享。

遍鄉小學透過科技輔助,打造自學友善環境。

平溪與十分小學:跨校共學的實踐者

從113學年度開始,平溪國小與十分國小率先展開跨校混齡教學。這兩所小型學校面臨招生與師資的挑戰,於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出發,針對中年級的國語、數學與自然三科,進行教師共同備課、聯合授課與共同評量,全面推動教學資源共享。

平溪國小與十分國小中年級共同上國語課。

平溪國小校長黃珮琇分享,少子化與城鄉差距加劇,讓偏鄉教育面臨更多挑戰,但透過跨校協作,不僅減輕行政負擔,也開啟了師資共享、區域特色課程深化與數位教學創新的新局面。教育不再受限於空間,孩子的學習場域也因此更寬廣。

行政協作與教育溫度並重

跨校混齡教學的推動並不容易,從課務安排、學習進度整合、評量統整到交通接送,每一環節都需要兩校行政團隊的密切協調與高度彈性。儘管挑戰不少,但「學生再少,也不能減少教育的溫度」,只要對孩子有幫助,就值得一試。

平溪國小三年級的林子揚分享,原本班上只有兩個人,有同學請假時就會覺得很孤單。現在和十分國小的同學一起上課,不只多了朋友,還能一起討論、做實驗、玩數學遊戲。兩校也常有共同活動,例如歲末才藝秀,彼此在臺上臺下互相加油打氣,讓他感受到滿滿的支持與快樂。他說,希望未來兩校可以繼續一起上課。

跨校混齡教學大手牽小手教學相長。

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三大策略:「混齡教學」、「科技輔助」、「校際協同」,並鏈結社區資源、大專校院與各校教育力量,打造永續的偏鄉教育支持系統。讓每一位孩子,不論身在何處,都能在共學共享的教育沃土中茁壯成長,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學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