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123RF
在數位時代,喜愛閱讀的少年們,他們的閱讀樣貌是什麼呢?在《親子天下》針對全臺1300+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九年級「樂讀少年」的調查中,不難看出他們的喜好、行為與習慣,以及他們所面對的挑戰。
特寫一:年級愈高,愈愛看YT、社群推薦的書

年級愈高,愈愛看YT、社群推薦的書
近年不管在YouTube,或Instagram、Threads、Facebook等社群平臺,都出現許多書籍「開箱」文。
這類的影片或文章,除了為書籍做摘要,有時也會附上讀者個人的觀後感或推薦評論,這些內容也成為國小高年級、國中生的重要選書指南。
本次調查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生經常參考的書評排序,依序為圖書館、同學與親友分享、網路書店。但隨著年級愈高,國中學生參考的書評順序,依序為YouTube、社群、圖書館,顯見在虛實交錯的世界中,他們更仰賴網友或說書頻道的書評推薦。
特寫二:數位時代改變閱讀形式 網路小說、電子書異軍突起

數位時代改變閱讀形式 網路小說、電子書異軍突起
臺灣學生的書包,平常光塞習作、題本就已經很沉重,抽屜、書櫃空間也有限,一本本實體的紙本書,反而沒那麼好收納。
隨著科技發展,閱讀形式也跟著革新,現在的國中小學生除了閱讀紙本,也有高達60%學生會閱讀網路小說或漫畫,透過行動載具,點開他們的閱讀視窗。
除此之外,也有超過4成填答者會閱讀電子書,但電子書閱讀器價格高昂,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在教育部2021年「生生用平板」政策上路以後,國中小的教師彷彿找到能克服「班級共讀書籍」不足的解方,透過借閱電子書,讓學生使用平板閱讀,電子形式的閱讀已在教學現場成為顯學。
特寫三:閱讀in&out多元化,學生最愛和同學、朋友分享

閱讀in&out多元化,學生最愛和同學、朋友分享
早期要檢視學生從讀到寫的歷程,會將閱讀視為一種輸入(input),學生透過閱讀接收資訊以後,將資訊作為寫作的基礎;於是,寫作會被視為一種輸出(output),讓學生將理解和吸收的資訊,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但隨著數位時代來臨,以文字為主的寫作,不再是輸出唯一的方式。
在本次調查中,當學生閱讀完一本很有趣的書時,學生普遍最愛和同學、朋友分享,和師長、爸媽分享則是次要選項。隨著年級愈高,愈愛將個人觀後感放在社群媒體,有12.7%國中生會這麼做。
20年前創辦「張曼娟小學堂」,引領著國中小的孩子閱讀經典與寫作練習的張曼娟說,「能夠好好說,就能好好寫。孩子想要訴說的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什麼情況下,孩子想要訴說呢?她認為,肯定是因為有人表現出關心,而且願意傾聽。
樂讀少年的挑戰
挑戰一:年級愈高、每週閱讀本數愈減愈少

年級愈高、每週閱讀本數愈減愈少
隨著年級增加,面臨課業難度提升、學習時間拉長,學生每週閱讀的次數也愈減愈少。
根據調查,有84.5%低年級學生每週會閱讀「1至4本書」,到了中年級族群雖有微幅略增,但一到高年級就僅約7成學生能維持相同的閱讀頻率。國中族群更少,每週閱讀「1至4本書」的比例僅不到四成(38.7%)。
細究「每天1本」的族群,有41.8%國小低年級學生能做得到,隨著年級愈高也逐年級遞減。到了國中,僅有12%學生能每天閱讀一本書。
挑戰二:高年級至國中出現愛閱斷層,近2成國中生不看課外書

高年級至國中出現愛閱斷層,近2成國中生不看課外書
閱讀頻率下降不打緊,調查也發現,在國小高年級至國中階段,竟出現了「愛閱斷層」。國小不分年級,「幾乎不看書」的比例均不超過6%。但到了國中階段,有17.4%國中生回應自己閱讀課外書的頻率趨近於零。
小書蟲的復育之路:一起點燃星星之火
校園、家庭是學齡階段的孩子,能廣泛接觸閱讀的重要場域。若家庭資源有限,校園就是打開孩子閱讀之窗的那把關鍵鑰匙,師長、同儕則是與孩子一起走入閱讀世界的旅伴。
教育部自2009年起啟動「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時隔16年,參與該計畫的國中小已從50校擴增為近580校,占全國學校數17%、超過45萬名學生受益。讓學校成為具有閱讀氛圍的場域,就是閱推計畫的終極目標。
小書蟲的復育之路如同匯聚星星之火,一點、一點可以燎原。
參與閱推計畫十年、桃園市建德國小閱推教師郭靜如有感而發地說,「若每班能有一、兩隻小書蟲,他們會發揮影響力」。
她始終相信,只要想辦法切入孩子的跑道、瞭解他們的需求,就有機會把閱讀帶進他們的生活。
樂讀少年的愛閱排行榜
本次調查也詢問受訪學生「最喜歡哪一類的課外書」?細究各年齡層的喜好,低年級依序喜愛幽默好笑、童話故事、偵探冒險;中年級依序喜愛幽默好笑、偵探冒險、奇幻鬼怪。
到了高年級,依序喜愛漫畫、奇幻科幻小說、休閒趣味;國中則依序是漫畫、奇幻科幻小說、愛情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有近兩成國中生喜歡閱讀情緒與心理學的相關書籍。

樂讀少年的愛閱排行榜
學生喜愛的閱讀類型,也反映在他們最愛的書籍與作者排行榜中。
在樂讀少年的愛閱排行榜中,幾乎都是系列故事,其中不乏個性鮮明的角色 IP,如屁屁偵探、紅豆妮與綠豆兵(紅豆綠豆碰)、怪傑佐羅力、艾小坡與雞飛飛(口袋神探)、動物警探達克比(達克比辦案)、柯南等。
近年受到許多孩子喜愛的學習漫畫,如《達克比辦案》、《紅豆綠豆碰》、《植物大戰殭屍》、《如果歷史是一群喵》、《楓之谷大冒險》等,也累積了許多小粉絲。這些系列故事,讓孩子像大人追劇一樣,一本接一本,讓孩子「黏上」閱讀。
到了高年級、國中,故事情節曲折具戲劇張力的長篇小說,如《哈利波特》、《仙靈傳奇》、《神奇柑仔店》、《修煉》則博得少年讀者的青睞。影劇的推波助瀾,加上愛情元素,也讓原著小說《難哄》在少年讀者群中迅速發酵。

國中小生最愛的5本書籍
雖然這次調查,孩子最愛的書以翻譯作品居多,但問到作者,還是臺灣的作者最受歡迎。
國小階段不分年級,共同喜歡的作家是林良;國小低、中年級也因為作品的貼近孩子的生活,以臺灣本土作者,如賴馬、林哲璋、童嘉、哲也、王文華等較受歡迎。
高年級以上,尤其國中之後最愛的作家,已開始與成人書作者趨近,有父母老師們也熟悉的J.K.羅琳、金庸、東野圭吾等。其中,J.K.羅琳、金庸是長青樹,親子天下15年前「2010年國中生閱讀」調查中,也在前5名。墨香銅臭則是中國BL(Boys' Love)小說作家,作品在網路上連載,並改編成戲劇、動畫、漫畫等。

國中小生最愛的5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