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志禹:興趣真的可以當飯吃

有一年秋天,我帶學生參觀一所偏鄉小學,但見校舍雅淨脫俗,山林郁郁青青,環境甚為幽美。座談會結束後大家分組觀課,我觀摩一班低年級的「母語」教學,只見六位學生坐成一排聽課,教師在台上賣力講述閩南語通用拼音,叫學生練習詞彙,又教了一首童謠。學生雖極力想要專心,但忍不住動來動去;極力想要好好表現,但忍不住又望向窗外。教師很認真,我心裡只是納悶:怎麼對六位學生和對六十位學生的教學,模式都相同?小班的優勢在哪?何不讓他們用閩南語(含想教的詞彙)即興扮演一段「家家酒」?或和他們一起做一道食物,要求以閩南語互動?或帶到戶外儘量用閩南語介紹校園......有創意的老師,大概可以想出一百種符合課程目標的更佳設計,對英語教學也是一樣。

創新就是化腐朽為神奇

體制內的教育就可容許很多課程與教學創新,特別是從二○○一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開始,政府部門就相當鼓勵教師自己掌握國家課程綱要,自行發展課程、轉化課程並創新教學。但是,許多教師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或害怕工作負擔增加,因而產生反彈,寧願完全根據書商課本與教師手冊照本宣科。直到今天,有部分教師甚至完全倚賴書商的教具、投影片和測驗卷,當教室投影機出問題時,就只會罵總務處;當考試出問題時,就只會罵書商和學生,自己完全不願意變通和轉化。

話又說回來,體制與氛圍的鬆綁,也讓台灣許多熱心、認真又有創意的教師與校長,得到機會與活力,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建構學生的圖像並創造學校的未來。舉例來說,新北市就曾推動特色學校方案,活化偏鄉學校課程,截至二○○六年為止,至少有五十所學校參加,其課程設計多能融入當地社區文化與自然生態資源,並在學習過程當中帶進生活體驗與實際操作(註一)。雲林縣也於二○○六年開始,分五階段推動「小校轉型優質計畫」,研究指出(註二):這些學校大多經過冗長的對話與討論,重新思考教育的核心價值,並以學生為主體和當地環境為脈絡來建構特色課程,結果對學校效能頗有幫助,特別是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最大。此外,《商業周刊》在二○○九年曾經整理全台百大特色小學,《親子天下》曾經特搜全台三百所特色學校,教育部推動「創造力」和「未來想像」等教育計畫時,也曾發現許多既有創意又有效能的教師與校長。

偏鄉學校找到成功的微笑曲線

課程與教學創新並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強化學生的自信,開展學生的生涯,並吸引社區子弟回流。唐忠義等曾經描述高雄市一所「山谷國小」(註三),全校學生人數在二○○二年降到谷底(五十人),瀕臨裁併邊緣,後來透過活潑的語言教學、靜心的書法教學、系統的繪畫教學、整合的活動課程、漸進的社區參與和積極的成果行銷,讓學生提升自信與競爭力,短短三年間,全校學生人數回升二○%,創造了一條微笑曲線,脫離了一條遙遠的上學路。

雲林縣古坑的華南國小,因地處偏遠、文化資源不足、師資結構不穩、學生學習興趣低落,在二○○七年時,全校學生人數降到二十餘人,瀕臨廢校危機,後來透過結合社區發展咖啡、溪流、原鄉等特色課程,接著推動單車、百岳登頂、自主服務旅行等戶外探索課程,近年來則以自發、互動、共好為核心價值而展開教學實驗,讓全校學生逐年回升,二○一四年時已達九十餘人(註四)。

新北市汐止的白雲國小,在二○○四年到二○○七年間,因鄰近台北市學校磁吸效應,全校學生從十六班降到十三班,後來透過經營教師團隊、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品質、強化科技教育、善用雲端教育、營造雙語環境、促進國際交流、建構友善校園與提供優質課輔等措施,逐步產生反磁吸效應,社區子弟如鮭魚返鄉,全校學生在二○一四年回升到十八班(註五)。

他們都創造了一條微笑曲線,證明:興趣真的可以當飯吃,創新真的可以求生存。

近年來關心偏鄉學校的民間團體漸增,政府部門也規劃投入更多資源實驗教育三法已經通過,偏鄉小校未來將有更多的支持與彈性,除了推展創新教學,還可以進行學校型態、非學校型態、公辦公營或公辦民營等各類實驗教育,甚至可以將學校角色從社區的知識中心、文化中心再擴展成為創業育成中心,吸引青年返鄉,孵化創意、創新到創業,邀請學界協助輔導,媒介企業投資認養並發展地方特色產業。讓社區同時擁有產業、教育和生活,才可能永續發展。

註一:曾坤輝(2007)。台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台北教大碩士論文。

註二:王淑珍(2012)。探討雲林縣轉型優質特色課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雲科大碩士論文。

註三:唐忠義、楊慧如(2013)。敘說校長教學領導實踐。《另類教育》,第二期,頁93-125。

註四:陳清圳(2015)。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演講稿。宜蘭,1/28。

註五:劉耿銘(2015)。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演講稿。宜蘭,1/28。

資料來源:2015-03 親子天下雜誌 65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