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藝術的力量,讓這群來自全國的大專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暑假期間,教育部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八十名大學生,兵分四隊到全國四十三所偏鄉國中小服務,帶領學童透過舞蹈、戲劇、藝文創作等多元方式親近藝術。陪著工作隊成員在偏鄉學校一校又一校打地鋪,散播藝術種子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張純櫻說:「看到了社會的不足,師長要作年輕學子的榜樣,帶著他們一起到需要藝術的地方。」
部長:有愛、有學習、有成長
這天,台中市霧峰區桐林國小校園熱鬧滾滾,全校加上鄰近小學學生共六十個學童在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大哥哥及大姐姐帶領下,排練老鼠娶親戲劇。教育部長吳思華抽空到學校替工作隊加油打氣。他跟學生們一起吃營養午餐,看到工作隊在學校打地鋪,睡睡袋,頻頻詢問「還習慣嗎?」
吳思華表示,看到那麼多大專生犧牲暑假,到偏鄉發揮藝術專長,讓偏鄉的孩子也能接受多元文化刺激,有難忘的童年經驗,甚至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透過藝術,對未來有了不同的想像,這情景讓他很感動,他說:「大學生們到每所學校前,都要事前備課,而且要脫離平日的生活舒適圈,在基本生活環境下,在學校打地鋪,自己張羅一切,相信這樣有愛、有學習、有成長的經驗,能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財富。」
在台藝大任教二十七年、曾帶著學生彩繪圍牆,用藝術改變社區的張純櫻說,偏鄉藝術工作隊號召了全國有服務熱情、又有藝術專長的大專青年,到偏鄉缺乏藝術文化刺激的地方服務,如何把學生的創意和學校社區的需求結合,激盪出火花,是工作隊最大挑戰。成員服務前,要利用短短兩個星期受訓時間,閱讀每所學校資料,並根據社區文化特色及學校需求為每所學校量身打造設計不同教案,經過一一試教後,才到各校服務。
量身打造的課程,各有特色,也能打動人心。像在南投縣東埔國小學童演出自編自導自演的〈神射手〉戲劇,還合唱工作隊特別為學校創作的歌曲〈我們的歌〉,當小朋友用清亮的歌聲唱著:「我拉起弓箭,射向太陽,夢想家園閃閃亮著,美麗的家園等著我們...」。工作隊成員台藝大學生高禕敏淚已盈眶,她說,「短短三天,小朋友能從完全不受控制,到有模有樣唱出自己的歌,讓我深受感動,也激起我想當老師的熱情。」她說,畫角色頭盔時,有個孩子鬧脾氣,說他不想畫,後來知道這個在短劇裡扮演勇士的孩子,因對繪畫沒自信,不敢把自己的作品給其他人看,她了解他的難處,並教會他後,看到這個孩子有了轉變,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自己的小舉動可以幫助一個孩子,很開心。」
彩繪創作當神秘禮物留偏鄉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工作隊不僅讓偏鄉學童有了改變,社區及校園也有不同風貌。張純櫻說,營隊結束後,工作隊會協助清理校園,有時還會送給學校驚喜。像是在嘉義縣更寮國小,工作隊送給全校師生一面彩繪牆壁,還趕在蘇迪勒颱風來臨前,下課後趕工到深夜十二點,一大早五點又起床繪製,圖案是更寮國小師生創作的繪本內容,小朋友看到熟悉的繪本成為牆壁上放大版圖案,開心得不得了,還有小朋友也拿起畫筆一起彩繪。另外,在金門縣駐點的隊員重新幫當地的碉堡畫上當地自然生態及色彩繽紛的風獅爺,凸顯地方文化特色,也讓原本的死板軍事色彩,頓時活潑了起來。
工作隊出隊,就是長達一個月夜宿不同學校的「漂鳥生活」。各區隊依服務地區分離島、沿海及山地,每個分隊在一個月內要走遍五到七個縣市、到十所左右學校駐點服務。這樣的經驗,對許多在都市成長的大學生來說,是挑戰和考驗。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林芳于就說,她從小到大都在台北生活,參與工作隊,輪流在不同學校打地鋪,她曾因太想家一度想放棄,是偏鄉小朋友的回饋讓她堅持下來,「身體很累,心靈卻很滿足」。
連續兩年參與工作隊的銘傳大學學生梁宇翰,拿出胸前的名牌,背面有鉛筆畫出的兩隻小兔子,寫著阿妮妮。他說,這是去年在台東,一個害羞內向常被同學欺負的小女孩畫給他的圖,他總是隨身帶著,提醒自己「要用自己所學回饋社會」。去年,他的足跡踏遍台東、屏東、宜蘭及花蓮;今年則在彰化、雲林、嘉義、南投及台中等偏鄉學校服務。
「參與服務後,許多隊員也改變了,他們會珍惜現有的幸福,也燃起對教育的使命感,想把藝術的種子帶給更多孩子,甚至有人未來想當老師;彼此間也成為好朋友。」張純櫻說,她是個很博愛的人,光是自己好不行,別人也要好,陪著大學生上山下海服務,就是希望把藝術散播出去,讓更多人感受藝術的美好。
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成員在金門縣彩繪碉堡
教育部長吳思華(前左四)到台中市桐林國小替工作隊成員加油打氣
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成員和學童一起彩繪校園牆壁
陪著工作隊成員散播藝術種子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張純櫻。(攝影/陳祥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