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C,幫助學生拿回學習自主權

美國翻轉教室的開山始祖強納森.柏格曼(Jonathan Bergmann)是美國總統科學數學教學獎得主,在翻轉教學的過程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善用與學生面對面的時間」,幫助學生成為自主規劃學習進程的學習者。

我從二○○七年開始推動翻轉教室、翻轉精熟,但因為這兩者並不能確保讓學生成為教室的主體,改變以老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於是我們進一步決定「翻轉學習」,藉由吸引每一名學生專注學習,幫助他們學得更深、更廣。

如果我們要學生拿回學習主權,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說真的,他們也得下定決心。但身為老師、家長,我們可以提供他們三個C:內容、好奇、師生關係,讓他們順利進入自主學習。

這三個C有以下功效:優質的內容能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強烈的好奇心能拓展學生的學習範疇,良好的師生關有助於鼓舞學生,發自內心追求卓越。

關於內容,我不是主張要廢除已經研發的課綱、精心設計的課程。但不爭的事實是,許多課程範圍太龐雜、太專精,彈性空間很小,看著世界的變化,在這些素材當中,我們究竟期待學生知道「什麼」。

讓學生對學習好奇的要素,是給他們「部分自主權」。請注意,給予學生絕對的學習自主權和控制權,對中小學階段還需要引導的孩子來說,並不是最佳方案。

但老師可開放部分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選擇學習內容及方式,就像Google容許工程師撥出二○%的時間投入自己的研究專案,老師也可以執行「天才一小時」(Genius Hour)或給予學生一○%~二○%的課堂時間,自己選擇喜好的主題,進行興趣導向的專案和研究,容許學生以多元形式來呈現學習成果。這樣做,學生才能開始體會自主學習的感受。

在翻轉的三個里程碑中,我不斷在思考的是「如何善用和學生面對面的時間」。回憶學生時代,我們會發現,是那些關心我們的老師,帶給我們最深遠的影響。同樣的,老師記得的也不是學生的成績,是學生如何因自己而改變。

學生需要的不單是課程內容,他們也需要充滿熱情與關愛的專家,鼓舞他們追求卓越。孩子很單純,如果他感受不到你在乎他,不管你多麼專業,他都聽不進你的話。

當老師引導孩子翻轉學習,他可以花更多時間跟學生一對一對話,培養深厚的關係。

學生帶著問題來到教室,我可以一對一、一對四(小組)好好回答學生的提問,或帶他們動手做更多實驗。我會製作表格,記錄每次課堂我和哪些學生互動,儘量平均關照每位學生,但我會特別關注那些家庭出了問題的孩子。

多數成人想到上課,都是想到傳授知識。但很多學生來到學校是帶著心事及說不出口的家庭問題。當他們被情緒淹沒,根本無力學習。

但老師一個關懷的眼神、問候,和孩子聊聊他感興趣的題目,可以讓他好過很多,多一點希望、力量。因為跟老師、同學良好的互動,他把注意力放到學習裡,看到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把人生的一塊顧好,這對有情緒、家庭問題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安慰。看著學生成長,變得更正向,這不就是我們最初想當老師的理由。

我相信所有老師都想要關心學生,但目前的學校結構,強化了師生上對下的階級關係。若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互動和對話,會喚起他們教書的初衷。

回到翻轉三.○,這第三階段談的翻轉學習,既不是教學方法,也不是教育理念,而是彈性的技巧,讓課堂的時間發揮最大效用。因此學生是最重要的主體,老師不再對團體授課,而是對個人輔導。

在課堂,我們希望學生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創造(create)、評鑑(evaluate)上,用專題或探究式學習等策略來接觸課程內容。例如有學生很想研究修理吹雪機,但發現自己缺乏必備知識而無法修好,所以上YouTube搜尋吹雪機型號,結果找到一系列診斷、修理吹雪機的教學影片,他的學習加深也拉廣,這也是較符合本能學習的方式。

影片不是目的,只是學習入口

因此,影片是翻轉學習的重要面向,可以適時發揮單向教學的價值,但不是最重要的。影片應該用來當做翻轉學習的入口,而更深、更廣的學習可以從這裡開始。翻轉會失敗,有幾個最常見原因:

一、影片太長:影片長度的黃金比例是「年級×一~一.五分」。也就是錄給四年級生的影片,不宜超過四~六分鐘;錄給十年級生的影片應控制在十~十五分鐘,超過半小時以上,學生會覺得有負擔。

二、沒有教學生如何看影片:老師需要事先教學生「如何看影片」,這不是被動的過程,有老師甚至會設計摘要格式或工具,幫助學生明白看影片自己需完成的任務,如:觀賞-摘要-提問。

三、未讓學生承擔不預習的後果:學生沒有看影片就來到教室,老師幫忙挽救,讓學生覺得在家不預習也無妨,也很難翻轉。

比起傳統的紙筆作業,當學生可以花固定時間觀賞影片(知道半小時內就能完成),他們不僅能預測作業分量,也更有完成的動力。

很多人疑惑,到底要翻轉多久才能「見效」?根據我八年的觀察與經驗,老師必須持續翻轉至少三年,才會看到成果。理由很簡單,翻轉就像是建立文化,不會一、兩天就看到結果。第一年最累、最難,因為老師和學生都在調適;第二年老師會花很多力氣在調整教學布局與細節上;第三年,當基礎建設都穩固,很多事得以順利運作,有意義的學習情境發生頻率變高,學生和老師才會感受到翻轉學習對彼此的好處,適應主動學習的文化。

校長必須支持老師,給予時間和空間,因為翻轉需要很多投入。給老師一個月或一學期的期限,然後用標準評量成績衡量翻轉是否奏效,是不公平也不切實際的。

我能理解,第一年老師的挫折,因為一定會有家長、學生反彈。到現在我還記得剛開始翻轉時,部分家長對這種教學改變的憤怒,而他們的孩子也只想回到傳統模式。我花了九個月,才讓這些孩子學會主動承擔他們自己的學習責任。

這絕不是說,翻轉學習不會提升課業成績,相反的,最終學生的成績一定會提升,但需要時間。

此外,老師別被學生的怨念沖昏頭,有些學科本來就難,不是翻轉的錯。就像微積分、化學、數學,對多數人是艱難的學科。在我還沒翻轉化學課前,學生就抱怨,翻轉後學生也抱怨。其實翻轉反而會讓這類科目,變得更容易理解。

2015-09 親子天下專特刊 1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