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繁星推薦剛剛放榜,社區高中滿天星光,「你班上孩子考取哪所學校?」成為最近高中校園最常聽到的問候語之一。
在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教育制度翻轉之際,你仍十分在意孩子考試考幾分、是否名列全國或全校榜首嗎?曾任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的詹志禹教授,透過「人名尋寶測驗」提醒我們思考:在十年、百年後,分數與名次能為孩子的人生和社會帶來什麼意義?
這是一個尋寶遊戲:下列姓名是元、明、清三代的人物,請將你認識的人名圈選出來,不限人數,但必須能說得出他們對當時社會或後代人類文明的貢獻。人名如下:
呼圖克岱爾、寶寶、孫賢、秦鳴雷、張起岩、楊輗、黎淳、李春芳、關漢卿、赫德溥化、王一夔、唐汝楫、忽都答兒、張棟、彭教、陳謹、霍希賢、吳伯宗、羅倫、諸大綬、泰不華、丁顯、張升、丁士美、宋本、任亨泰、吳寬、申時行、八剌、黃觀、謝遷、范應期、張益、張信、曾彥、羅萬化、阿察赤、王華、張元忭、李黼、吳承恩、李旻、孫繼皋、篤列圖、韓克忠、費宏、沈懋學、王文燁、胡廣、錢福、張懋修、同同、曾棨、毛澄、朱國祚、李齊、林環、朱希同、唐文獻、拜住、蕭時中、倫文敘、焦竑、陳祖仁、馬鋒、康海、翁正春、普顏不花、陳循、顧鼎臣、朱之蕃、張士堅、李騏、呂柟、趙秉忠、阿魯輝帖木兒、曾鶴齡、楊慎、張以誠、王宗哲、刑寬、唐皋、楊守勤、朵烈圖、馬愉、舒芬、黃士俊、文允中、林震、楊維聰、韓敬、薛朝晤、曹鼐、姚淶、周延儒、羅貫中、周旋、龔用卿、錢士升、牛繼志、施槃、羅洪先、莊際昌、侻征、劉儼、林大欽、文震孟、王宗嗣、商輅、韓應龍、余煌、買住、彭時、茅瓚、劉若宰、魏元禮、柯潛、沈坤、陳于泰、劉理順、趙熊詔、曹雪芹、李承霖、劉同升、王世琛、汪如洋、龍啟瑞、魏藻德、王敬銘、錢綮、孫毓溎、楊延鑒、徐陶璋、茹棻、蕭錦忠、傅以漸、汪應銓、史致光、張之萬、呂宮、鄧鍾岳、胡長齡、陸增祥、劉子壯、于振、石韞玉、張鋆、鄒忠倚、陳德華、潘世恩、孫如儀、麻勒吉、彭啟豐、王以銜、翁同龢、史大成、周澍、趙文楷、孫家鼐、圖爾宸、陳倓、姚文田、鍾駿聲、孫承恩、金德瑛、顧皋、徐郙、徐元文、于敏中、吳廷琛、翁曾源、馬士俊、莊有恭、彭浚、崇綺、嚴我斯、金甡、吳信中、洪鈞、謬彤、錢維城、洪瑩、梁耀樞、蔡啟僔、梁國治、蔣立鏞、陸潤庠、韓菼、吳鴻、龍汝言、曹鴻勛、彭定求、秦大士、吳其浚、王仁堪、歸允肅、莊培因、陳沆、黃思永、蔡升元、蔡以台、陳繼昌、陳冕、陸肯堂、畢沅、戴蘭芬、趙以炯、沈廷文、王杰、林召棠、張建勛、戴有祺、秦大成、朱昌頤、吳魯、胡任輿、張書勛、李振鈞、劉福姚、李蟠、陳初哲、吳鍾駿、張謇、汪繹、黃軒、汪鳴相、駱成驤、王式丹、金榜、劉繹、夏同和、王云錦、吳錫齡、林鴻年、王壽彭、蒲松齡、戴亨衢、鈕福保、劉春霖。
上述人物,你認得幾個?
我曾經請大學生在這兩百四十個人名當中尋寶,結果第一名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大約可被百分之九十三的人辨認出來;其餘還有:《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百分之八十六;《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百分之七十七;元曲(如《竇娥冤》)作家關漢卿,百分之七十四;《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百分之五十八。
至於其餘人名,大學生們幾乎都不認識,但我不厭其煩把他們都羅列出來,是因為:其餘那些人名,全都是元、明、清三代的狀元,全都是科舉考試的全國總冠軍。但其中只有少數人至今能被辨認出來:翁同龢,百分之九;孫家鼐,百分之二;申時行,百分之二;楊慎,百分之二,其餘人名大學生皆一無所知。
與科考無緣但名垂千古的人
我們來看看被大學生辨認出來的五個人吧。
關漢卿,生於元初,有「東方莎士比亞」之稱。蒙古民族當時初掌中國,為防漢人進入統治階級,停止科考八十餘年。而關漢卿個性狂放不拘、多才多藝,他藉由戲曲雜劇的創作來嘲諷苛政、揭發民怨,故終身不屑仕進,從未對科舉存有幻想。
羅貫中,生於群雄並起之元代末年,他置身「書會」,創作雜劇,藉由說書人之口倡導王道、正統、甚至革命思想,自然不可能參與朝廷牢籠人才的科舉。
吳承恩,生於明代中葉,當時朝政亂權、社會衰敗之兆已現,科舉弊端甚多。吳承恩幼時便能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名震鄉里,但隨後一生屢試屢敗,父母先後遺憾而終,他卻在創作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天命。
蒲松齡,生於清初康熙年間,他曾經少年得志,於縣、府、道三試第一,聞名於諸生之間。不料之後屢試屢敗,一生仕途坎坷,直到老年,遺憾離世,命運竟極似吳承恩。他的詩作道盡科舉不公、仕途挫折之怨;他筆下的聊齋故事,至少有七篇是在嘲諷或批判科舉制度。
曹雪芹在十三歲時,曹家被雍正皇帝查封,家道中落,他被遷入京,過著吟詩作畫、飲酒聽曲、隱逸於市的生活。他個性風雅脫俗、傲骨嶙峋,對科舉、官場和權力鬥爭表現出極大的蔑視,終身拒絕應試或出仕,他筆下的賈寶玉更是厭惡科舉聞名。
上述五個人全都是考試的無緣者、拒絕者或失敗者。但比起其他兩百三十五個狀元,誰對人類文明比較有貢獻?
孩子放學回家了,父母的第一聲招呼還是問:「今天你在學校考幾分」嗎?身為父母的眼光,有沒有可能從一年伸展到十年?從十年伸展到百年?
註:本研究資料蒐集曾受國科會NSC96-2413-H-004-007-MY2經費支持,特此致謝。
本文摘自 《發現孩子的亮點》親子天下出版
詹志禹小檔案 :
詹志禹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兼政大教務長。他是老師的老師,自己也曾經擔任國小校長。喜歡教學和寫作,是學生心目中嚴格又溫暖的人生導師,也是《親子天下》雜誌受歡迎的專欄作家。每一篇專欄文章他都希望透過「一個問題、一個故事、一些證據、一個核心概念和一個理論基礎」來闡述和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學術論述。期待這樣的文章可以幫助家長和老師做一個更有智慧之愛的大人。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