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國小的創新課 校園成為偏鄉文化中心

以「實驗創新」課程為出發點,融入未來想像教育,納入更多教育創新。苗栗縣雙連國小以「『梨』想家園,看見雙連」計畫課程,引進大學與社區能量並活化校園空間,讓學校成為偏鄉的文化中心,及社區創新創業的重要基地。

雙連國小座落在蒼翠綠林間,校園四周偏佈橘、梨果園,學校所處的雙連社區地處偏遠,位於鯉魚潭水庫集水區上游,主要交通為僅有1天3班的公車。社區聚落分散,概分為學校附近、花草坑、下中興及彭家四大區,其餘住家則分散山區。社區家長以務農為主,收入並不穩定。隨著社會快速變遷,經濟結構改變,使得雙連社區人口嚴重外移,地方產發展面臨困境,再加上少子化影響,雙連國小的學生數,也從過去上百人至今僅剩30幾人。社區與學校的未來令人憂心。

為解決偏鄉教育面臨的問題,教育部積極推動「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其中亦推動「發展以學校為核心之社區創新創業計畫」,將高等教育資源注入到偏鄉學校及社區中,做更多的合作與互動,為地方教育、文化及產業的發展開創新契機。而雙連國小在社區創新創業計畫中可說是扮演向下札根的角色。學校整合在地文化資源,發展創新的在地特色教育課程,帶孩子探雙連、說雙連、寫雙連,實踐孩子對未來家園的想像。

「『梨』想家園,看見雙連」計畫設計「語文想像-看見雙連」、「藝術想像-遇見未來」、「科學想像-園夢工場」三大課程。帶孩子探尋雙連社區的人文及生態,拉近孩子與家鄉間的距離,同時透過雙連社區小小解說員的培訓,增加孩子對家鄉的關懷與認同感;此外,課程也安排創意手作坊,取材大梨樹樹枝,組裝椅子、筆筒、木偶、花器,讓孩子實踐對藝術與人文的想像。

科學知識的發掘,激發孩子無限的創造力,透過認識電路板、感測器、傳動機械的原理與應用,雙連國小的小朋友一圓他們對科學想像的夢。「“梨”想家園,看見雙連」課程帶孩子探尋雙連社區的人文。

建構未來想像學習地圖,建築科學、藝術、語文夢工場。雙連國小藉助大學協助偏鄉中小學模式,引進大學與社區的能量,活化校園閒置空間,擴展了偏鄉學校的功能,同時整合在地教育及文化資源,開創社區文化產業的共識,共創學校與社區雙贏的未來。

「“梨”想家園,看見雙連」課程帶孩子探尋社區人文生態,拉近孩子與家鄉的距離。圖片提供:電子報小組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