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優秀老師消弭貧富差距

「如何培養優秀的老師」登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議題,《經濟學人》指出,對富裕家庭而言,找到優秀的老師代替一般老師不是件難事,因此,「優良的教學品質」真正受益的是貧窮家庭的學童。研究指出,每學年排行前10%的老師與後10%的老師相比,在前者班上的學生,學習成效是後者的3倍以上,另一項報告指出,如果黑人學生是由前述優秀的老師教導,他們與白人學生的學業差距將從此消失。

教室,是個讓奇蹟發生的所在,要讓奇蹟發生,必須有優秀的老師。

一所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紐華克省的北極星高中(North Star Academy),學生大多來自貧窮家庭,高達八成的學生需要餐費補助,數學老師吉米‧卡瓦納(Jimmy Cavanagh)面容總是溫暖而堅定,聲音平緩卻充滿力量,在他的帶領下,孩子們全都考上了大學。

在課餘時間,卡瓦納鑽研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課堂技巧與紀律,這都關乎同一目標:確保所有孩童在課堂內認真思考,不浪費每一秒鐘。北極星學院所有老師皆來自瑞雷師資培育學校(Relay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這所師資培訓學校與多國機構合作,將認知科學、醫學教育、運動訓練、商業運作等概念融入師資培訓,這裡的老師在最卓越的機構受訓、向有經驗的標竿學習,並透過實際教學演練,和資深老師的一對一指導,校準他們的教學能力。

好老師的最大特色是:設定明確的目標、高度紀律的實踐,以及善用教學時間,他們不會只倚賴少數有學習熱忱的學生,而是知道用些技巧就能讓整班都保持學習專注。

優秀的教師是培育出來的

優質的師資培訓體制在新加坡和上海是很常見的,在PISA測驗成績拔尖的上海,老師不只培養自身的能力,還必須證明他們能彼此合作、教學相長,而督導的責任是提升老師和班級學生的能力,才能向上升遷;上海老師的教學時間,每周僅十至十二個小時,比起美國的二十七個小時,足足少了一半以上,但教學成效卻是領先全球。

《經濟學人》指出,對富裕家庭而言,找到優秀的老師代替一般老師不是件難事,因此,「優良的教學品質」真正受益的是貧窮家庭的學童。研究指出,每學年排行前10%的老師與後10%的老師相比,在前者班上的學生,學習成效是後者的三倍以上,另一項報告指出,如果黑人學生是由前述優秀的老師教導,他們與白人學生的學業差距將從此消失。

事實證明,教學能力不是與生俱來,只要用對方法就能提升,就像運動教練幫助不同領域的運動員,達到最佳狀態一樣。想提升教師整體專業素質,與其增加明星老師與明星學校,不如提升每一位老師的平均教學能力,《經濟學人》提出三個建議面向:

1. 定期觀課與建立教學回饋機制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會員國做過調查,竟有四成來自富裕國家的老師表示,他們從來沒有實地觀摩教學或與同業相互交流的機會。富裕國家雖有資源,卻常常把師資培育課程弄得太過理論,而在貧窮的國家,師資培訓則是明顯困難的問題。

如同其他的專業,教學方法要在課堂中靈活應用,需要從學科內容與教學方法下手,進行密集的教學指導與實作,因此,學員除了花時間在教室裡教學,更需要前往現場觀察如何經營課堂並紀錄教學細節,這不論對於新手老師或資深老師,觀察課堂技巧與回饋對於實際教學都有莫大的助益。

2. 培養「標竿學習」環境

在芬蘭、新加坡、上海等地,新手老師會經歷一段高壓、嚴苛的見習期,並透過示範與輔導,給予新手老師們教學回饋與建議,在美國,表現優異的特許學校,也會在課堂中直接訓練新手老師。

學校也需要大幅改變,確保老師能在職業生涯中能持續精進,卓越的老師藉由課堂觀察和一對一指導,接受建設性的批評以提升能力;優秀的校長與新手老師要同心協力攜手合作,讓老師們使用高品質的教案,並安排資深老師當新手老師的輔導,當需要時間進修或練習時也能從旁輔助。

3. 嚴格的教師培訓機制

最新調查指出,有高達31個國家超過1/4的國小老師沒有通過最低教學標準,要成為一位合格老師,必須接受長期、專業的系統課程訓練和教學實習,同時,師資培育學校也必須著手調查師培生畢業後,在課堂的實際教學,對實際教學少有助益的課程,應該逐步減少。

雖然在某些地區而言,薪資並不是吸引優秀教師留在教學崗位的主因,譬如:芬蘭最頂尖的老師薪資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薪資差不多,但是在其他地域,薪資還是決定人才去留的主因,為了確保老師繼續擔任教職,他們可能獲得更高的薪水,因此,保持高度彈性的薪資空間,才能吸引優秀的老師前往弱勢學校。直到如今,教育的重點多放在結構性調整,然而教學專業卻被長期忽視,提升老師整體平均程度將會拉高教師專業與聲望、營造良性循環,進而吸引更多有才幹的畢業生投入,重要的是幫助老師學習思考和判斷行動。

如同新加坡國家級指導老師查爾斯‧周(Charles Chew)說道:「我不是教學生物理,我教他們學好物理的方法」。

締造孩童的成功方式有很多種,對學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老師」。

圖片來源:Tom Wang/Shutterstock.com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