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好書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評選揭曉

老師推動班級共讀、親子閱讀的新書單來囉!

文化部「第38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結果出爐,這次參選出版社有227家、參選總冊數3864冊,最後從2830種中推介出747種、1065冊,佔參選總量26%。評審委員會總召集人、國立清華大學人文及社會學院院長蔡清華表示,參選的出版社及書籍量很多,但書籍獲選比例不算高,顯示評選委員對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的審慎,希望獲得家長、學校教師及政府相關部門重視,將所評選出的優良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

另外,有評審委員建議,針對這次獲評選推薦的圖書設置影音網站,製作約三分鐘的影音短片,由各級學校老師介紹各類獲選圖書,指導學生如何閱讀並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影音介紹可以跨文字,讓華人或使用簡體字地區的學生都可受益,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文化資產。

評選共分八大類-圖畫書類、科學類、人文及社會類、文學創作類、文學翻譯類、叢書工具書類、漫畫類、雜誌類。圖畫書類評委認為整體圖像精彩、風格表現較以往多元,內容涵蓋從生活而來的觀察、體驗,到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充滿遐思。如《樹懶的森林》、《完美的正方形》、《沒關係》、《爺爺的玻璃店》等,讓人印象深刻。

科學類召集人、台中教育大學教授黃鴻博表示,科學類範圍除傳統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科等基礎科學外,新的科技領域日新月異,科學、科技與人文社會間的統合融貫益加緊密,在此社會日趨多元、重視國民基本科學素養年代應該多推薦優良科學讀物給中小學生,以避免書本的深入閱讀被日趨於圖像化、片段化的網路資訊所取代。

科學類評委表示,科學類外譯作品雖數量增多,品質也日新月異,但有少數本土創作者,仍產出令人驚豔的優良作品,如《雅美族鳥類文化》、《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自然怪咖生活週記》等。

人文及社會類評委認為,課外讀物必須提供學生「認識並思考人文生態、生活價值與生命意義的多元價值」的眼界,作品如《愛無疆界:卡羅.歐巴尼首位為SARS犧牲的醫師》、《0.1釐米的專注》、《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等,能展現生命的深刻意義。

文學翻譯類入選作品也趨向國際關懷,如《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戰火下的小花》、《如詩的地毯:喀布爾男孩成長記》、《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與《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一個北韓叛逃者的真實故事》等,可幫助學生理解遠方國度、開拓國際視野。

文學創作類、叢書工具書類和漫畫類,以「臺灣本土原創」的優秀作品作為優先推薦,希望鼓勵國人多關注本土創作者。

雜誌類則反映出刊物已朝向紙本與網路交互並用的方向發展,充分結合數位優勢,與時俱進。 

蔡英俊表示,要拓展學習的廣度與深度,有賴於培養各級學生好奇、求知以及主動探索的精神與習慣,課外讀物是學生在學校教育環境以外,可拓展個人學習的途徑之一,這次對於課外讀物的評選,提供參考指標,因此顯得重要,可做為圖書館採購圖書、教師推動閱讀及親子共讀參考。

獲選書籍及相關閱讀推廣活動訊息,都刊登於評選活動官網,歡迎上網查詢(網址:http://book.moc.gov.tw)。

 一起讀好書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評選揭曉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