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弱勢的成因複雜,但老師可以先評估學生的情況後,從三個關鍵面向著力,對症下藥讓學習產生良性循環。
第一線面對學習弱勢生的教師和學校,常在「教育」和「教學」間取捨掙扎:對看似「怎麼都學不會」的弱勢孩子,是要放棄對學業的期待,讓他們願意來學校唱歌、跳舞、打球,藉此建立品格和信心,有「被照顧到」就好?還是要「鐵杵磨成繡花針」,不放棄標準,讓學生投入更多時間在國英數的學習?
答案可能不是二選一。長期研究補救教學的台師大教育學系教授甄曉蘭強調,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有三:
1.要不要學:涉及學生的動機和自信,他是否相信努力是有用的?他是否相信自己學得會?他有沒有想要學得更好的意圖?他對學習的主題是否保持好奇,願意探索?
2.會不會學:牽涉到學習的方法。
3.能不能學:學生的認知預備,孩子是否有足夠的先備知識以理解內容,缺乏資源的家庭弱勢生,最容易在這一關落後跌倒。
甄曉蘭強調,在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時,應該先針對這三大因素,釐清根源:學生在那裡卡關?才能對症下藥,形成良性循環。
學習困難的成因和解方,不只在教室,往往涉及家庭,社區和學校。如何幫助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弱勢生,搭建學習的鷹架,拾回基本的能力?學校環境氛圍的塑造,教師的班級經營能力,與深度學習、有效教學的課程和專業,是缺一不可的三大關鍵。
關鍵1:增強班級經營技巧
便利貼實驗證明,老師的評語對孩子學習意願影響深遠
「在強調『學業成就』之餘,學校更應該關注的是影響學業成就的人格特質,像是克服困難的勇氣、面對挫折的容忍力、保有好奇心和自律等,這些特質不是藉由『教授』培養而成,而是透過『環境』孕育誕生」《幫助孩子成功》(Helping Children Succeed)作者保羅.塔夫(Paul Tough)說道。
身為《紐約時報》特約撰稿人與一位六歲孩童的父親,塔夫認為,學校角色首重的是:培養孩童正向積極的學業態度,以及提供溫暖穩定的學習環境,對弱勢學生而言,老師的影響力更是重要。
在一場由史丹佛大學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學教授合作的「便利貼實驗」中發現,老師只要透過一句話,就能提升逾七○%的弱勢孩童學習成果,這是因為老師讓孩子相信,他們的能力可以透過學習而進步。
「便利貼實驗」由美國新英格蘭市立中學裡學業成績落後的七年級學生擔任受試者,首先,所有學生們被指派書寫一篇作文,在學生完成後,老師會進行批改,並在文章側邊寫下作文建議,研究人員隨機將學生分成控制組與對照組,每位學生的文章右上角都有一張老師手寫的「便利貼」。
在「對照組」的便利貼上,大都寫著溫和、清晰的敘述,像是:我針對你的文章給了一些評論,請參考。而在「控制組」的便利貼上則寫著:我會給你這些評語,是因為我對你有很高的期望,而且我知道你可以達成。
這是為了測試對自身能力感到焦慮的孩子們,在學業行為上是否能透過「老師的一句話」就產生有效影響,因此在設計上刻意讓便利貼的文字顯示肯定的口吻,就是為了讓學生們相信他們能夠達成目標
作文發回去後,所有孩子都要根據評語修改文章,老師也根據學生修改的結果調整作文分數。研究結果顯示,分派在兩組中的黑人學生在行為表現上有顯著的不同,在「對照組」中,只有一七%願意調整,而「控制組」中則有七二%願意重新修改文章。
在這場實驗背後,關鍵在於老師在便利貼中放入的訊息,被學生視為「充滿責難的威脅」,還是「啟動學習的鑰匙」,這儼然成為弱勢學生能否達成「高品質學習成果」的重要關鍵,而造成弱勢學生行為表現前後的巨大差異,原因其來有自。
在弱勢孩童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從小被迫要面對嘈雜的生活環境、來自四面八方的險惡狀況、甚至是社區鄰里常上演的暴力事件,更要命的是,年紀小小的他們往往就要面臨疏離的父母與親子關係,「對家庭的安全感」是孩童大腦非認知能力神經發展的入門磚,但是,弱勢孩童即便身處在家中,也很難安穩的學習。
而這些在幼年期間無法避免的因素,使得壓力管理機制受損,當這些孩童進入校園時,他們不只會遭遇學習上的困難,同時也將面臨注意力難以集中、自律能力不足、挫折容忍度較低的困境,在一連串交互作用下,就會外顯成為落後的學業成績表現與情緒上的極度不安。
「在強大的壓力下,這些孩子常不明就裡的認為自己注定失敗、並容易感到焦慮,同時感到身旁的人常不懷好意,縱有好運降臨,他們也會不自覺的認定這一切很快就會被別人奪走。當這些孩童在學業與人際關係面臨接二連三的挫敗,老師的角色在孩子心目中是多一位夥伴?還是多一份危險?這些對於弱勢孩童在挫折上的復原力尤其重要。」塔夫解釋。
關鍵2:學習弱勢更需要深度學習
重複作業、嚴格規範的傳統教學,悶壞孩子的學習動機
「神奇便利貼」幫助教師建構有信任感的關係;但學習弱勢生不是光靠鼓勵就能成功。更有效的課程設計,專題導向,互動式的深度學習,才能讓願意學習的種子開花結果。
塔夫於去年底前往拜訪「成就優先(Achievement First)」機構共同創辦人達契亞.陶爾(Dacia Toll),因為他們不僅成功提升弱勢孩童對於知識內容的掌握,更讓孩童在標準測驗成績上有顯著的進步,總體表現更是超過以紀律嚴謹聞名的公立學校學生。
事實上,像是「知識就是力量計劃(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 KIPP)」、「非凡學校(Uncommon School)」、「成就優先」這些享譽全美的特許教育機構,早已透過長期深耕弱勢學校所形成的教學網絡證明了:善用「深度學習(Deeper Learning)」,就能讓弱勢學生產生相當卓越的成果。
位於美國東部康乃狄克州的埃爾姆市立預備小學(Elm City Preparatory Elementary school),學生大多來自貧窮家庭,高達九○%的學生需要餐費補助。在「成就優先」的贊助與協助之下,去年學校重新調整課程,並引進重視實驗精神與自主性的「深度學習」。
在新課程中,孩子可以自行決定他們的課表,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機器人、舞蹈、跆拳道等極具「特色」的課程(Enrichment Courses),每兩個月老師會帶學生進行為期兩週的探索專題,老師也會帶孩子前往校外參訪農場、博物館,或是古蹟文物等,並在學習中深入探索單一主題的不同面向。結果顯示,在短短一年之內,學生們不僅提高了學習的熱忱與動力,還變得更加願意主動參與。
「在新課程實施的前幾個月,我們的確花了不少力氣說服老師和行政人員一起投入嘗試,而我們之所以相信『深度學習』能夠為弱勢孩童帶來改變,是因為我們高度認同『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價值。」陶爾說道。
「自我決定論」是由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心理學教授艾德華.戴西(Edward Deci)和理查.雷恩(Richard Ryan)所提出的一門學習理論,他們認為:「學習行為」的產生是由孩子的「內在動機」所激發,而這股力量來自於「自我實現」、「學習自主性」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需求,唯有當這三方被滿足時,孩子才會相信唯有透過自身的努力,才能扭轉貧窮、掌握未來人生。
對弱勢學童而言,他們更需要藉由充滿活力與挑戰的專題來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讓這些孩子渴望學習和成功;然而,在極度貧窮的學區中,多數學校仍遵循「嚴格規範、重複作業」的傳統教學方式,以至於弱勢的孩子常在單調乏味、動機低落的學習環境中度過。
關鍵3:落實有效教學
透過解決問題過程,給孩子知識之外的耐挫軟實力
在「深度學習」的場域中,學生會被賦予一個「待解決」的問題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採團體合作的方式,過程中也透過師生們的互評與回饋,不斷地修正調整,因此學生常會產製出許多未完成的初稿,甚至是完成度不高的作品,每個專題更可能會花上數週或數月的時間完成,而最終的成績則是由學生整年度下來所經手的專題、作品集、上台發表的表現、手工藝和文字作品進行綜合性的評估。
「在完成長期專案的過程當中,學習與挫折共處,並堅持到底,經由建議和分享不斷修正、相互觀摩,親身體驗深度學習,這麼一來,學生培養的不只是良好的學科能力,更能從中獲得淬鍊的勇氣、挫折恢復力等;而這些特質都將有助於培養孩子未來晉升管理階層的實力,這才是『深度學習』的真諦。」塔夫說道。
不放棄品格與態度的「教育」,也同樣堅持更有品質,更有效能的「教學」,或許這才是學校和專業教師,面對台灣學力危機的治本之道。
圖片來源:VGstockstudio/Shutterstock.com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