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連結3,000個師生的感動,從家的記憶中看到愛

你的孩子看過你仔仔細細為他保存的超音波照片嗎?他們知道阿嬤為什麼總是捨不得丟剩菜和老東西,是源自艱辛的童年嗎?在高雄,有一位紀錄片導演跟一群國小、國中跟高中老師,自發性串起的一堂「島嶼的集體記憶」創作教學課程,是一堂課本沒有,也不考試,卻打動孩子也打動老師們的課…… 

因為島嶼的教案,孩子開始回頭挖掘家族的故事與記憶。曾千倚攝

高雄市右昌國中二年級視覺藝術課的一張作業單,邀請同學寫下並畫下一個屬於自己家的人物或物品與它的故事。有位同學寫的是「我的超音波照」:我找到一個類似「育兒手冊」的小本子,裡頭記錄了許許多多事情,就連第一次陣痛什麼的都被詳細記錄出來,翻到後面,就看到兩張超音波照……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照片的當下莫名的想哭,腦海頓時湧過的回憶竟是和媽媽吵架的片段,想到媽媽在懷我的時候遭受的痛苦就覺得很對不起她⋯⋯

作業也有「用說的」。一段影片中,一位男同學正要講阿公的故事,一旁同學用手當成麥克風堵在受訪同學下巴處,一陣嘻笑開場,當提到阿公13歲就必須賺錢扛瓦斯,扛到滿身是傷,看似對世界滿不在乎的國中男生心疼阿公的辛苦,竟在鏡頭前「5秒爆淚」,哭到故事也講不清楚。

這堂既非歷史、國文也非公民的課,而是右昌國中視覺藝術科連結國文、公民、歷史、英語、音樂等跨領域老師,所做的「島嶼的集體記憶」創作、教學、展覽計劃的共備課程之一。

家族記憶跟家人,在孩子心中變得立體

這是一堂課本沒有、考試也不會考的課,剛開始老師群推著性格軟爛、動機不高的孩子們,回家尋找並記錄自己家庭的故事,為「家」下一個定義,孩子被引導講出自己的故事,「沒想到,他們完全不是一般認知的無感小屁孩,他們是有感情的!」右昌國中視覺藝術老師陳純瑩激動的說。

「島嶼的集體記憶」創作、教學、展覽計劃是由曾任美術老師、目前長住法國的紀錄片導演陳慧齡發起,並由陳慧齡在雄女擔任實習老師時的學生、現任高雄市勝利國小特教老師李思瑩積極推廣,目前已舉辦12場研習,2016年形成跨校共備社群,參加過研習的老師超過300人。

高雄地區已有雄中、雄女、勝利國小、岡山國中、右昌國中跨領域進行課程,其他縣市則有個別老師進行課程或邀約討論中,總計這個跨校、跨領域、跨年段的共備社群,連結了3,000位老師跟學生,在各校開出在地化的課程內容,雖課程跟作品樣貌不一、但故事同樣精彩。

「我們期待學習是,除了讓孩子在認知上多認識幾個字,或怎麼列式解題之外,有機會找回人和人之間相處的溫度,找回對生命的尊重,」共備的關鍵推動者李思瑩說。

島嶼的集體記憶共備課程,由勝利國小延伸到右昌國中,打卡點快速擴散中(圖左到右為勝利國小林幸宜,右昌國中陳筱姍、右昌國中陳純瑩老師)。曾千倚攝

因此,島嶼不像一般「正規」的共備研習要觀課、議課,島嶼的研習注重「細節」,有十幾盞昏黃小燈微光,搭配新鮮桐花,或一字排開、每道帶著故事而來的美食buffet,在小酒館氛圍的共備中,不同學程、不同領域的老師分享,如何引導孩子做口述歷史,建構個人家族史,並進行創作,也在輕鬆吃喝中,把最艱難的教學、行政、合作的事情全部「喬好」。一群傻子老師憑藉高雄的豪邁與熱情不斷往外連結擴散,由下而上的自發性,獲得高雄市教育局的行政支持,持續往北部連結中。

島嶼共備火光,一棒接一棒

島嶼共備的點火者,是目前在法國長住的紀錄片導演陳慧齡,她曾在徐匯中學擔任美術老師,從法國拍回台灣,她想用鏡頭帶年輕人回頭看自己家族的故事。

陳慧齡在法國時拍攝了一部記錄寄宿家庭爺爺奶奶的紀錄片「通往天堂的信箱」,記錄這個來自諾曼第的特別家族二戰時代的回憶,她驚覺自己對自身家族故事的無知,回台後決定開拍「給阿媽的一封信」記錄長片。

八年來,「給阿媽的一封信」從長片逐漸長出課程雛形,一路從雄中、建中、虎尾高中、雄女等校實驗開展,過程中陳慧齡募集家族故事,跟拍他們的家人,2015年她在雄中、雄女進行超過1,200位同學的創作課程,連結了國文、美術、電影等領域,讓每個同學完成創作故事,也將教案、訪談問題清單等資料集結上網,讓其他老師參考。

2015年年底,陳慧齡回法國的前一刻,當年她在雄女的學生、勝利國小特教老師李思瑩,邀請她到校分享她的兩個記錄長片的片花,校長與同事大受感動,於是勝利國小接下島嶼共備的國小組第一棒,勝利島嶼小組共跨國語、美術、綜合、資訊、音樂、特教等領域,研發出專屬於勝利國小的課程「不老的回憶-溫煦的風景」。

「不老的回憶」課程帶勝利的孩子走進附近眷村改建的「果貿社區」訪問居民,請孩子的外婆下廚,為長輩畫肖像畫等活動,並把過程全都拍攝下來。「本來小孩回阿公阿嬤家,都只是打招呼,沒話聊,就進房間打電動,現在他們第一次好好聽長輩講故事,會主動靠近、建立關係,」勝利國小的視覺藝術老師林幸宜說。

由於勝利國小團隊的大力推廣,右昌國中也奮力突破被進度捆綁的壓力,連結美術、國文、電影、音樂、歷史、英文、公民等領域,研發屬於右昌的島嶼課程「記憶、拼圖、尋根之旅」,包括台灣美術史、長輩肖像畫、採訪長輩、了解戰爭跟人權等議題。

認知與情意兼具的教案

看著一張張作業單上,學生花時間、心力寫下並畫出的家族小故事,「阿嬤的羊肉湯、曾祖父的柑仔店」,當老師的怎還能淡定以待,只能燃燒熱情回報。教書十四年的陳純瑩說她現在做的備課內容,是「當老師以來從未做過」的事,包括去google earth調學校老照片,訪問社區耆老關於右昌發展沿革,請歷史老師來講人權,請國文老師來講採訪,「要備課的資料太多,我每天都只能備好隔天的課程進度,」陳純瑩雖說忙到翻,臉上卻有一種自我挑戰的滿足神情。 

107課綱實施在即,右昌國中島嶼團隊積極想讓這堂課,成為未來校訂跨領域的彈性課程,如此便能直接解決協同教師的現行結構問題,包括時數限制,以及鐘點費短缺的現實考量。

追尋家族故事的課,內容看來跟考科很遙遠,但右昌國文老師陳筱姍認為,孩子的作文力、表達力、溝通力、觀察力等「素養」,本來就會在無形中被鍛鍊出來,這堂課給孩子的影響絕對超乎成績單上的數字。

全力推動島嶼共備的李思瑩說,許多教學第一線老師發現,孩子對家人無視、對世界無感,大部分時間孩子們武裝自己,心裡不舒服的時候就用兇、暴力、欺負他人來發洩,有一個同學在島嶼作業心得寫著:從此之後,他要更加努力接受家人、照顧家人、喜歡家人,「故事能療癒人心,讓人互相理解,這堂課想帶孩子找回感覺、學會柔軟。」

島嶼課程希望孩子認識自己,且希望這樣的自我認識,幫助他們想望未來時有清晰的立足處,未來面對困頓挫折時亦足以支撐他們。

導演陳慧齡希望有更多學校跟老師用在地化的方法,帶孩子追尋自己的故事,更發願要做「世界家族故事交換計劃」,讓台灣學生跟世界各地的學生進行「故事交換」,雙方分享自己的家族故事,從故事中了解對方的文化與歷史,課程結束時完成各自的藝術創作,設置一個網站,讓各國學生打卡、上傳故事跟作品,讓記憶的火花持續燃燒⋯⋯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