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師都知道教閱讀時要讓學生多討論,卻常常終止於趕課壓力或引導不夠。其實若能稍等一下,學生們之間的討論成果,將比老師教的要能學到更多。
大約10年前,大多數四年級老師的國語科未包含閱讀理解策略教學(以下簡稱策略教學)。後因教育部以及各縣市教育局和學校的努力,五年後大多數四年級老師在國語課進行策略教學。
策略教學要顧到兩項教學,一是與閱讀有關的如摘要、推論等,另一則是一般的教學法如班級經營、提問、以及互動。互動教學在上世紀80年代由學者採納維高司基(Vygotsky)的想法,即透過社會互動如成人的引導或與較有能力的同儕合作下,可以促進學生認知成長,這樣設計而成的教學模式。此模式由老師先示範閱讀時如何問自己問題、做摘要、預測內容、澄清不明白的地方,而後師生一起進行這些活動,漸漸的由學生自行閱讀,老師在一旁回饋。
經過實驗,互動閱讀教學成效顯著,而互動教學模式不僅在語文教學實施,也廣泛應用到各科教學上,且不論台灣或是國外,互動教學皆被肯定是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互動教學整合了直接教學和同儕互動。老師示範,表示他熟悉且掌握這些知能,學生看到老師的行為,明白在什麼情境中如何使用這些知識與能力。而後,學生彼此操作、觀摩,老師一旁檢視,當絕大部分學生掌握此策略,老師淡出指導的角色,讓學生自行操作。
然而在教室裡的互動,常見的是老師設計了學習單,學生帶回家預習(就是在學習單裡填上答案),到教室後雖然說是討論,實質上是對答案,而且答案通常不多元,因為學生會由參考書中取得答案。就如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說:「第四題時間不夠,你看看同學的答案,也會有幫助。」
這是實話,只是少了策略操作過程的討論,學生不理解答案是如何產生的。上課中也聽到老師說:「你們要討論為什麼。」操作上卻常戛然而止。原因或許有二,一是老師非常擔心學生若沒有掌握答案是自己的過失。因此聽到學生還在「模糊」討論時,趕緊提出「標準答案」。另一是進度壓力。當學生仍在摸索,老師擔心上課時間不夠了。
然而我在課堂裡聽到學生們之間的對答,「你說的不是答案,只是重複問題」或是「用『雖然』好像在講缺點」「五官方正和臉孔方正一樣嗎?」都表達了學生對語文的敏銳且想分辨其中異同。若他們有多一點的時間,模糊必逐漸明朗。就如另一位老師說:「回家想到學生在課堂上的撞擊(指討論)是最有成就的時刻。」是的,當老師放心、放手,學生展示的能力是老師最大的成就。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