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台灣兒少公民參與情況調查 家扶呼籲並鼓勵全民支持「兒少參與新四務」

家扶呼籲並鼓勵全民支持「兒少參與新四務」

家扶基金會公佈「2017台灣兒少公民參與情況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兒少僅二成五(25.3%)認為「國家往正確的方向發展」,其他七成五(74.6%)兒少則表示不認同或不知道,顯示出對未來感到沒信心與茫然。而「公民議題參與情況」調查,亦顯示僅不到兩成(18.3%)兒少曾實際參與公共議題。為了鼓勵兒少公民參與,家扶基金會邀請兒少代表及兒少節目主持人與會分享公民參與經驗,齊聲呼籲並鼓勵全民支持「兒少參與新四務」,社會應注重兒少公民參與需求,並為兒少建立良好的公民教育。

家扶基金會為了解兒童人權中「兒少參與」的現況,特別進行「2017台灣兒少公民參與情況調查」,其中「公民議題參與情況」則列舉近期討論度最高的十一項公共議題,如婚姻平權、課綱審查、一例一休、食品安全、校園轉型正義等,以及六項常見公民議題參與行動方式,請全國1/4公私立國高中學生線上填答,共回收1728份有效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對比2016年美國研究結果,台灣兒少對於未來顯得更加茫然與冷漠。進一步探討「公民議題參與情況」發現,台灣兒少關注的公民議題前三名分別為婚姻平權(90.8%)、課綱審查(85.8%)、一例一休(84.5%),各項議題僅有不到二成填答者完全不了解,顯示兒少對於熱門公民議題或多或少有所涉略。然而,實際情況僅不到兩成(18.3%)兒少曾實際參與公共議題,並以瞭解程度較高的同性婚姻平權(7.5%)、課綱審查(7.3%)、校園轉型正義(5.4%)為主;多數兒少仍停留在「認識公民議題」的階段,缺乏實際的行動參與。調查分析也發現「實際參與公共議題的兒少,對國家未來感到樂觀的顯著高於未曾參與者」,台灣兒少鮮少實際參與公民議題,間接導致他們對於未來感到不安與茫然。

為了呼籲社會鼓勵並肯定兒少參與公共議題,家扶基金會邀請三位擁有公民議題參與經驗的學子,以及兒少節目主持人宋子揚一同參與座談。成立「草根青年發聲網」平台的高三生陳毅,藉由撰寫文章的方式替兒少發聲,盼望能改變社會不公義,他說:「我們不該只是埋首課業、不問世事的書生,這樣對社會不夠負責,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上,應該要積極面對!」

今年參與「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的高三生葉家和提到,以前覺得自己無法改變社會上任何事情,但因緣際會下對婚姻平權議題有了更深瞭解,他開始號召同儕一起參加世界人權日遊行,甚至抓住機會面對總統闡述自己的見解,他表示:「經歷這些公民參與活動後,我覺得兒少並非所想得那麼無力,學生也能為議題發聲,引起更多人關注」。

兒少節目主持人宋子揚則坦言自己以前從沒接觸公民議題,跟多數學生一樣認為只需顧好課業,而上大學後因同儕影響,才開始深入了解感興趣的議題並採取實際參與行動。擔任兒少節目主持人,更發現台灣學生是非常有思辨能力,他表示:「台灣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有想法,但大人好像都會忽略他們,若我們可以鼓勵和提供資源,孩子們是真的可以改變社會的!」

家扶基金會「2017台灣兒少公民參與情況調查」,也發現校園與家庭若能提供良好公民教育,兒少越會實際行動關心公共議題,並大幅降低對未來的無力感與憂慮。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台灣兒少並非對社會毫無關注,只是缺少發聲管道和鼓勵機制,他們才會對社會漸漸失去信心,台灣社會應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的參與權,讓兒少有實質參與公民議題的機會」。家扶呼籲並鼓勵全民支持「兒少參與新四務」:

務視:看見兒少參與公共事務,務必鼓勵、肯定,避免自身經驗窄化兒少公民參與。

務聽:傾聽兒少在公民議題上的想法,務必營造可討論以及支持的氛圍,促進兒少願意分享。

務言:尊重兒少表意權,務必尊重兒少所陳述的言論,並讓兒少自在的表達意見。

務動:務必落實從兒少角度出發的優先施政,在教育環境中培植兒少參與權。

近日,台灣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首次國際審查上,已能見政府在維護各項兒少權利的作為與努力上的突破。期許台灣兒少權益的重視,在各界的努力下能更臻完備,全面落實對兒少權益的保障。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