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學習,幫助老師專注創造教室裡的「啊哈!」時刻

▲ 布萊恩.葛林柏分享個人化學習,讓科技工具傳遞知識、老師專心引導,點亮孩子的學習經驗。他另呼籲,教育實驗急不得,要花時間讓老師、家長、孩子都有共識走在不斷調整的路上。劉潔萱攝

個人化學習,讓每一個學生依照自己的進度學,到底要如何開始?美國矽谷投資新創學校的專家建議可以從數學科,選一個學校一個老師,用一種軟體開始,蒐集成功經驗和數據,讓更多人享受科技協助學習的成就感。

「科技可以鬆綁老師的時間,但不會取代老師。老師最厲害的就是知道學生哪裡卡住,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學習過程中,想通那一刻就像電燈通電點亮,大家發出『啊哈!』老師就是學習旅途上,最好的領航員,我想就算科技怎麼發展,再過一百年老師都不會被取代,沒有一部會對學生真誠微笑的電腦吧!」美國矽谷學校基金會執行長布萊恩.葛林柏(Silicon Schools Fund, Brian Greenberg)給台灣老師的鼓勵。

科技生活和教育之間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會不會與我們過去經驗相衝突、矛盾?布萊恩.葛林柏應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均一教育平台之邀,於11月18日舉行「個人化學習論壇——為每個孩子量身訂做一堂課」上,除了分享「個人化學習」的實際案例和經驗。台灣的老師代表,誠致教育基金會支持的公辦民營實驗學校,花蓮KIST公辦民營三民國小校長施信源與老師顏美雯,也深入探討「個人化學習」落實在台灣現場,多年觀察及實際操作的思考。

布萊恩.葛林柏首先介紹,在傳統的教室裡,再厲害的老師面對程度不同的學生,也總是只能讓教室裡大約三分一的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其他三分之一,可能覺得老師教得太簡單,另外三分之一,則是聽不懂成為教室的客人。但是利用科技的工具和數據回饋,老師有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學適合自己程度的素材。他分享美國落實個人化學習的教室影片中,教室裡沒有老師講述的聲音、也沒有學生吵鬧的聲音,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站(Station),桌上除了平板或電腦、還有著筆記本和鉛筆,老師穿梭其間,分別和孩子輕聲討論當下學習狀況。個人化學習,並非學生獨立、甚至孤立的學習,也不是老師在教室裡「全然放手」,而是讓教師減少知識講述的時間,創造機會去釐清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

機器人和老師協同合作,找出孩子學習瓶頸

美國灣區知名的企業家包括臉書、GAP、Walmart等企業集資,找來有衝勁的辦校者、優秀教師,拋開工業革命後「教室像工廠-製造標準教育產品」的思維,從頭思考與現代生活接地氣的「有效學習」。「創立之初,我們希望解決加州灣區(Bay Area)低收入背景學生在一般體制學校無法適應的問題,希望透過個人化教學,能發現、掌握學生在學習上的瓶頸,教師才得以對症下藥,提供孩子適時(When)、適地(Where)的教學協助,」葛林柏特別呼籲,善用線上資源、讓孩子帶著電腦在教室的學習,其實更需要老師細緻的觀察和個別指導孩子,透過更親近的互動,讓孩子每天都能「學會」。

如此教學理念要實踐不容易,必須投入時間慢慢鋪陳。葛林柏分享,實驗教育並不代表「一定是解方」,而是親師生要一起冒險、一起調整。他們一定先讓教學團隊籌備1至2年,先試驗、汰選出可行的教學原型(Prototype)後,在小規模的人數測試,期待不拉高、不急於短時間內普及,「要實驗理想一定有風險,一定要和家長溝通、凝聚『老師天天在做實驗』的共識。」葛林柏另外建議,可以先用數學這樣有清楚程度邏輯、有對錯標準答案的科目先試驗、琢磨出適合教師以及學生的教學原型。

▲ 藉由美國灣區教育實驗經驗、花蓮KIST公辦民營三民國小校長施信源(右二)的經驗,帶領現場思考個人化學習、科技融入教學各面向思考。誠致基金會提供

少一點「傳道」,多一點「解惑」

調整教學,教師需要先調整自己。「我們習慣一排教室老師麥克風比大聲,哪天不太需要講課了會有飄浮感,」施信源從一般城市公校離開,如今在花蓮三民國小嘗試設計、創造混齡、混成(Blended learning)的個人化教學之間,他也不斷思考之前養成的職業慣性,有了更多省思和調整,他反問,如果一般人能自己找Youtube影片看、做出一鍋麻油雞,教師為何不相信孩子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除此之外他也強調,教師的工作內容,也應該跟著轉變,「我們(教師)要能成為指導學生如何運動的工具和資源、引領學生如何抓住知識的人。」

個人化學習不只能針對不同孩子拔尖和扶弱,其中讓機器人取代知識傳授時間,讓教師重新找到位置,增強、發揮自己在「教」的專業。「只有老師的說明和引導,才能讓孩子的眼睛因為學習而發光!至少在100年內無法由機器人取代!」葛林柏最後強調。教學當中,教師並不會因為學生自主使用科技工具學習而淡出教室,反而更能凸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價值,在鋪陳孩子客製化的學習進度當中,讓孩子感受到,老師沒有放棄、忽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