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技領域課程 國教署推四大配套措施

「科技」學習內涵分為生活科技及資訊科技,在九年一貫課程中,係涵括於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及資訊教育重大議題,然而因應科技時代之快速變遷,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則透過新設「科技領域」,希望能強化科技素養教育。配合「科技領域」之新設,國教署透過各單位協作,推動核心課程研發、跨域教學創新、多元師資充實、領域專業增能、行政輔導落實、社群資源共享、教室設備建置、產業資源媒合等四大面向,規劃完整之推動方案,為中小學階段新課綱科技領域實施建立紮實之基礎。

落實科技領域課程 國教署推四大配套措施

在核心課程研發、跨域教學創新方面,國教署已核定21所科技領域前導學校,未來將透過專案團隊協助,輔導學校發展課程,除了提出課程規劃與實施問題檢討及解決策略之外,將進行科技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研發之試教,並試行總綱中實施要點所列之配套措施,最後將產出課程實施手冊/彈性學習課程與學習領域教學案例/學校科技領域課程計畫,提供各校參考。此外,國教署將106年開始分3年成立100間國中小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提供教師增能、發展相關教材與課程,提供設計與製作之機會與場域空間,以普及國中小新興科技之認知。

在多元師資充實、領域專業增能方面,國教署將多軌充實教學現場師資來源,除了定期盤點人力,督導會各縣(市)政府及各校積極掌握並逐步調整師資結構之外,將鼓勵教師參與增能學分班、第二專長學分班,並因應偏鄉或短期需求,規劃非專長授課增能模組。此外,國教署將推動合格科技領域教師專業增能,補助縣市辦理科技領域教師增能研習,並配合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開設增能課程,鼓勵具科技領域教師資格之教師進修換證。未來針對各校不得已非專長授課教師,也將推動增能研習,規劃科技領域非專長授課教師增能研習之課程內容與時數等相關規範,並結合科技領域合格教師及科技扎根人力,透過社群、共備觀議共同分享專業知能與教學策略。

在行政輔導落實、社群資源共享方面,國教署除了將辦理教學正常化訪視,以落實科技領域教學外,也已經在106學年度成立中央輔導團-科技領域輔導群(由20位學者專家組成),並遴選現場教師擔任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共計11位,106學年度也補助縣市規劃地方輔導團之籌備經費,目前有10個縣市已經成立科技領域輔導團,其餘縣市也將逐年輔導成立,未來將透過中央輔導群、中央輔導團及各縣市科技輔導團,建構起完整的科技領域教師專業支持網絡,並結合各地教師社群,強化社群資源的分享。

在教室設備建置、產業資源媒合方面,國教署已委請國立清華大學(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辦理「研修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專案計畫」,就「設施」、「共通性教學設備」、「領域教學設備」等全面檢視及修正,規劃增設生活科技專科教室與設備,各國中全校班級數24班以下者,設1間生活科技教室,25班以上者每增加24班再增設1間,全國各國中共增設1,385間生活科技教室,每間教室100萬元,共需13億8,500萬元,規劃自107年度起從七年級開始建置,分三年補助完成。為做好相關規劃,國教署已委請宜蘭縣政府辦理科技領域先行計畫,發展生活科技教室基礎設備與進階設備參考清單,研發生活科技教室設備招標及施工規範參考,以提供各縣市建置科技教室參考模式。此外,國教署為了加強科技領域課程與產業的連結,也將辦理科技向下扎根實施計畫,充實科技領域師資人力資源,並鼓勵學校邀請科技領域業師參與創新課程研發與教學。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