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首推客制化學程:校內修不到,可以去別的大學修

三年來,國內開辦「特殊選才」的大學,校數成長將近四倍,學生數則成長了超過十倍。特殊選才漸漸成為主要升學管道之一。首開先河的清大,今年起不但增加招生名額,還為這批不一樣的學生,開啟一對一的「客製化學程」,可以自定課表,選修跨校系的不同領域課程。「特殊選才不看學測成績,對偏才和天才有利,同時可鼓勵高中生往自己喜歡的方向走,對12年國教的新課綱高中端,正在進行的課程改革會有幫助,這是大學的社會責任」,清大招生策略中心主任陳榮順這樣說。

曾千倚攝

很多人都知道清大有一位「招生專家」,副教務長兼招生策略中心主任陳榮順,他曾數度赴美國、芬蘭、瑞典、韓國考察各國的招生方式,在國內也講了上百場演講,筆電裡存了上千張簡報投影片,信手拈來,隨時可切換引用。他接受《親子天下》專訪這天,正好有一個中國參訪團特地來清大,想了解臺灣最早推繁星計畫、特殊選才的清大做了些什麼不一樣的事,陳榮順就是簡報主講人。

陳榮順謙稱自己不是專家,但不否認是一個「數字控」,國內的考招相關數據,全部印在他的腦中。十年前他就為清大建置了一個大數據資料庫,可以看出各高中畢業生從各種不同管道入學後,每一個科目的表現如何。頭髮花白的他很自豪的說,特殊選才至今招收進來的前三屆學生,每一位他都叫得出名字來,也隨時關注著這群孩子的學習表現與心理狀況。

拾穗計畫,推動多元選才

清大特殊選才稱為「拾穗計畫」,目的是要讓「無法經現行招生管道入學,或透過現行招生管道入學相對不利,但具特殊才能、特殊優良行為,或逆境向上且具強烈學習熱誠的學生,有機會到清華就讀,使大學選才更多元化」。

今年進入第四屆的拾穗計畫,不只招收學科、術科上有特異表現的學生,還更廣泛的招收各種才藝如圍棋、滑冰、帆船頂尖高手,三年來共收了八名實驗教育學生,是國內最早試辦特殊選才的大學,到目前為止也招收了最多非體制內學生,因此被自學團體視為「友善學校」。陳榮順認為,清大以頂尖大學之姿,已經成功帶動其他學校注意到自學生這塊,並且很快的跟進,對國內教育界產生的重要影響力在於:

1.適用人數會越來越多

清大最早在招生簡章中明確寫進「招收自學、接受實驗教育的學生」。教育部104學年度核定名額是12所大學共53名、105學年度有21所大學共151名、106學年度30所大學共282名。目前正在招生的107學年度起,特殊選才成為正式入學管道,核定43所大學共550名,在校數和人數上都有顯著成長。

2.定義「特殊選才」的範圍越來越廣

清大的定義是「無法經現行招生管道入學,或透過現行招生管道入學相對不利,但具特殊才能、特殊優良行為,或逆境向上且具強烈學習熱誠的學生」。除一般認定的學科、術科特異表現外,還招收逆境向上的弱勢生,像是經濟弱勢、離島偏鄉、新住民等等,另外具有單一學科能力天賦、藝能類專長、創新能力、領導、社會公益楷模、學術活動及各類特殊領域,具有卓越表現的學生,都可以入列,也有曾獲總統教育獎得主申請入學。

3.陸續展開跨校系的客製化學程

很多人擔心,這些原本在體制外或在家自學的學生,十八歲才進入體制內大學,會不會適應不良?陳榮順評估,未來學校端的彈性要更大,因為實驗教育的精神在於自主學習,不可能用既定的課表去綁住學生。清大在今年6月首先通過「客製化學程」、讓特殊選才學生除了校系必修學分外,可依不同需求自訂一份課表,例如一位滑冰專長學生,認為人文素養也很重要,他可以去人社學院修課;至於技巧的強化,就去體育系修課;想要學運動防護而清大沒有相關科系?他就提出計畫,主動去別的體育大學修課。這份學生自訂課表,只要通過校內的課程委員會審查就沒問題。陳榮順理想中的大學實驗教育樣貌,就應該是如此。

4.課業與心理輔導同等重要

清大最早在十年前提出「繁星計畫」,招收偏遠、弱勢學生,很早就觀察到這批學生驟然面臨離鄉背景,還得跟許多明星高中畢業生在課業上競爭,課業及心理壓力不小。因此針對特殊選才生設有一對一的課業、心理輔導,例如,某生修了理學院的課,結果發現自己微積分跟不上進度,就可以上網到校內的教學發展中心,申請免費的一對一家教,而專長及有空時段都能配合的教授,就可以進行配對。

至於特殊選才對廣大國高中生可能產生的影響是什麼呢?陳榮順坦承由於目前招生比例不高,3到5年內對實際招生的衝擊仍然有限。但因特殊選才不看學測成績,對不擅長、不喜歡全科的偏才,或只鍾情某領域的天才學生相對有利。

特殊選才學生因為大一不分系,大二可分流至任何學系就讀,外界也有很多人擔心,他們之後會不會搶進清大的熱門科系修課,全都擠進電機、材料、資工系呢?對此陳榮順觀察,前兩屆學生並沒有這種現象,是適性發展的。「他們都很獨立、成熟,了解自己將來要做甚麼,因此很清楚自己要讀哪一個領域或學系,能及早從事專題研究、甚至已發表論文或出國交換」,陳榮順這樣形容著。

至於以圍棋、滑冰、西洋棋等不同的術科能力入學者,進來之後不一定會再念這些科系,甚至清大也沒有這些系,「你問我為何錄取這些學生?除了希望達成大學多元選才的目標,更因為他們在運動場上、在生活困境中努力的過程,勢必會激勵同儕,帶動更積極的學習氛圍」,這是陳榮順的期待,也是清大對所有大學生的期待。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