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出國念大學,5年內大爆發

Shutterstock

「學校的國際教育,以前主軸是姐妹校互訪與課程交流,但今年開始,到國外念大學的人數大增??」這是蔡淇華老師在高中現場的親身體會。新鮮人與大學教師的低薪,正逼走許多有競爭力的學生與教授,臺灣在未來5年內,必然壟罩在這樣的出走氛圍中。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此現象,蔡淇華老師提出了我們可以有的積極作為??

「老師,你覺得我去大陸念好,還是去新加坡好?」

「老師,我要申請寧波念諾丁漢大學,你可以幫我寫推薦嗎?我學測成績上國立沒問題,但去寧波,學費生活費便宜,可以到英國當交換學生,拿到世界百大的畢業證書,又可以得到大陸與英國的生活經驗。」

學校的國際教育,以前主軸是姐妹校互訪與課程交流,但今年開始,到國外念大學的人數大增,以前僅有個位數申請,但今年有近20位學生申請,有半數以大陸學校為目標。單單今年我寫的推薦,就已錄取美國密西根大學、普渡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韓國延世大學、設計類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國中央聖馬汀學院......等十多校。其實今年只是「小爆發」,真正的大爆發會在未來5年。

教育現況:學生「出走」的準備,愈來愈早

為了讓學生了解國外升學資訊,輔導室與圖書館在二、三這兩個月合辦了9場講座,每一場都有近百位同學自由報名,而超過90%竟然都是高一、二的學生。他們慢慢知道,「出走」的準備,愈早,資源愈多。

例如一位多益考830的學生,二月錄取日本企業好感度排名第三的立命館APU大學,她拿到30%的學費減免。但如果她去年10月就申請,相同的成績可以拿到50%的減免。因此許多高二的同學已準備在今年9月開始申請,先拿Conditional offer(有條件錄取通知書)再說。

臺灣工科學生畢業後,在職場仍有競爭力,但想念文組與商科的學生,被臺灣媒體的低薪報導嚇壞了,成了「出走」動機最強的一群人。在了解到美、港、新念大學的花費比例大約是3:2:1後,他們一窩蜂申請新加坡管理學院,期待大學時期就可以念好英文,建立國際人脈,並且到世界級的大企業實習拚履歷。

一位學測考72級分,現就讀香港城市大學會計系的學生David,就是看中香港上市公司多,會計人員永遠不足,只要大學畢業做滿三年,薪資就能跳到臺灣的三倍高。

日前參加學生的同學會時,在臺灣外商銀行擔任小主管的學生,就表達了考慮是否出走的糾葛。「上海挖我,一出價就是臺灣的3倍薪,但是我的孩子在臺灣,老公在臺灣。」一位在深圳擔任陸資科技廠業務總監的男學生,也深深感慨:「臺灣有世界上最好的健保系統,有最貼心的服務業,但是,留給年輕人練功夫的位置,似乎愈來愈少,加上對岸放出優惠臺灣的31條,大幅開放臺生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的機會,以前只收前標生,現在連均標生也收。當臺灣年輕人大幅往對岸流動後,很多人會和我一樣,回不來了,這對臺灣未來政經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積極作為:找到學用合一的連結,活化孩子的學習

新鮮人與大學教師的低薪,正逼走許多有競爭力的學生與教授,而且勢不可擋,未來臺灣5年內,都必然壟罩在這樣的出走氛圍中,然而,除了沉溺負面思考,或是喊一些義和團式的口號外,我們不能有積極的作為嗎?當然是有的。

第一是建構下一代的「誠信」競爭力。

這兩年接觸港、新、和對岸的企業,都不約而同說出:「其實我們很喜歡聘用臺灣人,因為臺灣人相對誠信,比較忠於事,不會見錢眼開隨便跳槽。」原來臺灣學校的品格教育,仍是維持下一代競爭力的核心。當許多老師只在意拚聯考,忽略學術成就相對低落的學生時,別忘了,不管成績好壞,只要能顧好學生的品格,他們就保有一項核心競爭力。

第二是企業提供質量均佳的實習機會。

英國雪菲爾大學的老師在分享時,不斷表達出對企業的感恩:「雪菲爾當地企業對我們源源不斷的資助、以及提供的實習機會,是雪菲爾大學於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學生經驗調查,全國滿意度第一的重要因素。」新加坡管理學院(SIM)的Ivy,也表示該校觀光科系學生的實習,因為企業的用心投入,會安排讓實習生輪調各種工作,除了housekeeping(整理房間)和端盤子,也會安排見習管理及財務等較高階的工作,不僅僅把學生當成廉價的人力。

德國的交換生學生Nina也表示:「德國的教育有一大塊是靠企業撐起來的。德國企業設有專人和學校密切合作,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去盯我們的出席、學業、與技能。」

臺灣人民繳納的稅收薪資比,約只有歐美的一半,當大企業對教育的投入,又不如其他高教競爭國時,我們就很難去苛求高教的競爭力與學生的實習品質。

第三點是提升教師「國際化」的敏感度。

過往老師的目標單一,就是衝國內的聯考。然而世界的職場分工在變、資源分配在變,老師一定要開始關心這些國際訊息,才有辦法幫學生「搶」到更多的學習資源、以及做好升學輔導。

例如這個寒假時,服務學校的學生只出機票價格,就可以到韓國兩週,接受姊妹校的落地招待。這麼好的機會,其實以前屬於對岸,只因去年南韓佈署薩德飛彈,激怒中方,上海姊妹校停止交流活動,所以韓方才將這個資源轉移給我們。

波士頓的姊妹校一樣提供免費落地招待,也是因為該校的中文老師來自臺灣,雖然校方中意對岸,但在臺師的努力斡旋下,這項資源才留給臺灣。

學校有許多家境相對不佳的孩子,但他們一樣有學習的夢。他們知道到歐陸念大學,學費相對低廉。例如德國除了巴登-符登堡邦酌收臺幣一年幾萬元的學費外,其他各邦都是免費。然而德語檢定B1或B2的門檻,卻是入學的一大關卡。因此學校除了平時開設德語初級課程外,也在假日開設進階課程,都是免費提供。

經過一年的溝通,3月初我們終於和德國漢諾威的一所文理中學(Gymnasium,10至18歲就讀)締結姊妹校,4月初整團出去,學生一樣只需負擔機票費,享受食宿、課程、旅遊都免費的落地招待。然而當德方9月來訪時,學校與家長就必須付出相對的資源去招待他們,雖然辛苦,但爭取到的資源,學生不分貧富,均可分享。

最後一點是,「學用合一」提升學習興趣與效能。

一位在德國念碩士的學生,第一年念到快崩潰,因為她必須到大學部去重修「基本」的東西。「我參與一項研究案,我會放不同語言的錄音給嬰兒聽,當他們聽到熟悉的語言時,咬奶嘴的頻率及力道會增加,這樣就能測出懷孕時媽媽的語言,是否對嬰兒的語言能力有影響。這實在有趣極了,但我卻缺乏基礎的研究力,所以必須重修大學部的課程。老師,一樣是英文系,德國大學開的課程真的好扎實,而且老師會告訴我們學用連結,當我們知道這些理論以後會有哪些應用時,學習動機就起來了。」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中畢業生到海外讀書從民國99年的556人成長到了民國105年的1478人。這個人才不斷外流的趨勢,已是積重難返。我們都知道「人力即國力」,人才出走,必然對臺灣未來10年、20年的競爭力,有不可逆的影響,但這不表示我們不能沒有積極作為。

世界是平的,人才是流動的,去猜測或懊悔出走的學生以後會不會回來,都無濟於事。我們仍應確保下一代的品格競爭力,為他們爭取學習的資源,找到學用合一的連結,去活化他們的學習。

張忠謀52歲回臺灣,為臺灣開創半導體30年的盛世。今日出走的學生,此後經年,會不會回來第二個張忠謀,我們無法預測,但我們應該知道,即使留不住出走的人才,產官學也要有所為,讓留下的人,個個成材。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