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轉教育浪潮下的臺灣優勢,熱血老師造就創新基地

▲ 愈來愈多臺灣熱血老師,發揮創意和團隊合作,補足資源不足,幫助其他老師和學校一起改變。圖為宜蘭縣自造中心團隊。劉潔萱攝

中國以政策力量,宣示大規模發展科技教育,但臺灣多元自由的環境,以及老師自發性「由下而上」改變,運用社群連結,希望幫助學生適性而學,都是臺灣教育的優勢。

班機從北京飛抵桃園。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更懂得珍惜,在這片小而美的教育土壤上,孕育著多麼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也更篤定,臺灣的教育優勢來自從下往上的活力。

優勢1:價值自由、多元

臺灣是推動亞洲第一個「實驗教育三法」的地方,保障教育多元和選擇。各種在家自學、團體自學、機構自學,或公辦、民辦實驗學校,成為一般家長的新選擇。對許多在「非法創新」夾縫中求生存的中國教育創辦人、求新求變的年輕家長而言,這是臺灣教育最讓他們羨慕之處。

這樣的發展並非「從上往下」的政策主導,而是跟臺灣政治、社會的民主化同步。從臺灣出現第一所森林小學,挑戰教育體制、打破國家壟斷、引發有史以來對教育的最大想像,到二○一四年頒行「實驗教育三法」,這條路走了二十五年。

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中,成功的實驗教材教法,被主流中小學採用,但也有一半不成功。臺灣第一批自學學生、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觀察:「如果不是一個遍地開花的場域,臺灣沒辦法做出那麼多創新做法來。」

優勢2:熱血老師自發改變

各種精采課堂隨時開放觀課。「你們臺灣的教育太好了!」北京蒲公英打工子弟學校校長鄭洪,用這句話和初見面的《親子天下》記者打招呼。畢業自美國哈佛大學的鄭洪,帶著兩位蒲公英中學老師、一位志工教授,來到臺北中山女高的「學思達」專班觀課。她們認真做筆記、認真討論如何將學思達帶回北京,幫助更多來自都市邊緣、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

愈來愈多熱血老師自發性的出錢、出力、出時間去自學、分享,只為幫助學生更能適性而學。科技,加速了社群連結的質和量。

「臺灣的老師不喜歡被命令,也不喜歡看直播,他們要在教學現場,親眼看到怎樣的教學效果最好,對學生最有幫助,他就有行動力回去做,」臺北市南湖國小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陳錫安形容的貼切。

臺灣小,幾乎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因此,各種老師自辦的研習,經常報名秒殺,參與度極高,集結成創新教學理念、做法、經驗分享的各種大平臺。

優勢3:扎根行動學習

臺灣的科技教育走過篳路藍縷,全靠一批從零開始自學電腦的老師,他們也成為臺灣科技教育的種子。今年剛退休的南投僑光國小校長洪旭亮記得,他九○年代學會電腦之後,自然成為全校(甚至全縣)的稀有物種。「我屁股口袋總插著兩支螺絲起子,隨時準備修電腦,網路不通也找我,小朋友一直以為我是工友,」和他同期的幾位夥伴,到今天都還兼任縣網中心的網管人員。

過去七、八年來,臺灣有兩百多所中小學加入「行動學習」計畫,奠定資訊融入、創新教學的普及基礎。

做為臺北市行動學習學校之一的南湖國小,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陳錫安參與臺灣科技教育的進程。十六年前全臺第一批「又重又慢、又大又貴的電子書包」一點也不好用,到現在「一生一平板」,科技載具幫助學生參與課堂、增加和老師互動、也幫助老師蒐集學習數據,設計更為適性化的課程,這點陳錫安相當肯定。

科技4.0時代,課程設計更須跨領域。成大教育研究所教授楊雅婷主導的「數位學習深耕計畫」,三年內將協助三十所前導校(國小到高中行動學習校),設計駕馭科技的跨域主題課程,首次全面推廣STEAM、 PBL等教育關鍵字,優質的跨領域課程將模組化,放上網路共享。

優勢4:窮則變,變則通

一○八新課綱增加生活科技領域,國中每週兩節四學分,高中必修,納入加深加廣選修課八學分。國教署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二十二億元,在全臺成立共一百個中小學教育自造中心,培養動手做、解決沒有標準答案問題的能力。

各縣市投入資源不均,尤其非六都縣市,國小資訊科技老師十分缺乏。但只要有心有創意,還是可以突破種種限制。稻香國小位於後山花蓮,卻是全臺最早實施創客入正式課的國小,全靠資訊老師邱文盛。他沒被土石流、地震嚇跑,反而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把各種資源帶進來。他借調花蓮教育處後,又在一年內舉辦兩百多場動手做研習、工作坊、增能課程,對象從小朋友、親子,甚至擴及害怕硬梆梆機器的女老師們。

宜蘭縣自造中心則是打團體仗的代表。他們自創「全縣資訊組長」團隊,隨時協助解決電腦相關疑難雜症;又自行研發出全縣一百所國中小直接可用的教案模組,並利用一臺載滿各種工具和材料的廂型車,「漂流」輸出到需要的學校。「因為我們窮,要善用每一分錢;因為我們很小,做法一定要更靈活,」宜蘭自造中心老師詹勝凱說出宜蘭精神,而這也是臺灣精神。

愛之深責之切,臺灣教育要往科技4.0方向走去,還存在幾個必須更努力的挑戰。

▲ 臺灣多元而自由的價值和教育創新,幫助更多孩子適性而學,成為更好的自己。曾千倚攝

挑戰1:評量方式要改變

科技給學習插上翅膀,有利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學習。即使目前基礎建設、家長認同上仍存在城鄉差距,但「數位原住民是不可擋的趨勢,即使老師不願改變,也會被學生逼著改,」臺中教育局課督、Sci-Flipper社群發起人鍾昌宏對整體發展樂觀。

「但評量也該跟上這件事,」鍾昌宏提醒,自主學習最終要導向教學、評量的差異化和個人化。

挑戰2:教育法令要跟上

臺灣自造教育的點子王、新北板橋高中老師顏?君,發現法律跟不上創新的步伐,不僅擋住企業創新,也擋住老師創新。例如,公務人員審核學校採購,「現場老師永遠買不到最適合的東西,還要被一直唸說,你圖利特定廠商,」顏?君說:「臺灣許多法律都在防弊,只要發現一個漏洞,就建好幾道牆去擋住你,擋住之後,不適用法律要廢除卻得花很長時間。」她認為,臺灣最需要的,不只是教學法上的實驗和創新,而是一個適合教育創新的行政體系、學校會計法和其他支持。

臺灣不需要、也無法在量化的數字上和中國競爭,因為教育、價值、文化不是零和,而是相乘。中國也許高速追趕,但臺灣多元背後的價值觀和底蘊,絕非短時間可以學到,政大資訊系教授、也是前任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李蔡彥提醒::「點子源源不絕,不怕被抄,因為我們的老師都是強大的自學者。重點是,我們能否不斷培養出有點子、敢創新的人才?」

持續以好水、好養分澆灌這片教育好土,才是臺灣最應該做的。面對一年生出四分之三個臺灣人口的中國,每一個臺灣孩子,都是臺灣未來的種子,一個都不能少。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