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做「教學診斷」,給每個學生客製化教學

已經有翻轉老師開始嘗試將科技融入教學,幫助老師有效率的進行教學診斷,用對科技,在教室裡還能協助老師做到差異化、個人化的教學,並奪回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自信。

照片:黃建賓攝

身為老師,面對2、30個孩子,最困難的就是不知道孩子到底有沒有聽懂這堂課的內容,有的老師會在單元課程開始前,用紙筆前測,或是課堂結束後,來個隨堂測驗,甚至在課堂中請孩子舉手發言,這些教學診斷方式的確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成效。但是,如果你像宜蘭縣礁溪國中公民老師詹青蓉一樣,是位科任老師,一個學期要帶10個班級的課,傳統紙筆測驗的教學診斷方式,也許會耗盡大腦資源,也太沒有效率了。

已經有翻轉老師開始嘗試將科技融入教學,幫助老師有效率的進行教學診斷,用對科技,在教室裡還能協助老師做到差異化、個人化的教學,並奪回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自信。

擁有多年科技導入教學經驗的北新國小校長曾秀珠認為,科技讓學習內容被「視覺化」,現在孩子對數位聲光刺激的接受度高,自從學校導入網奕資訊的軟體結合電子白板後,透過遙控器答題上傳隨堂測驗的答案,能讓孩子「看見」同儕對題目的思考歷程,課堂的學習專注力明顯提高。

老師也能透過系統即時反饋的數據,發現有多少孩子沒有學會,在課堂上就能調整教學,能有效協助孩子專注學習,讓教室裡沒有學習的客人。當80%的學生答對,老師就知道,可以針對少部分答錯的同學進行課後補救,然後進行下一階段教學,但如果答對率在50%以下,就表示學生概念不清楚,必須重教,若在50~80%之間,老師可以採用小組討論或重點說明再次答題等方式,幫助學生搞懂教學內容。由於每個小孩都有選答遙控器與平板,在每次老師派送的互動討論,都能記錄在系統之中,也有助於老師建立學生的學習歷程紀錄。

學生用自己的速度來學習,保持學習自信

很會用科技幫助教學的老師,還能做到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課表、作業,讓孩子按著自己的程度、速度來學習,在學習上保持著「我學得會」的信心。

例如擁有10多年科技教育應用的宜蘭縣湖山國小學務主任林宏宗,在他的數學及自然課堂上,針對孩子的學習差異,會用到2、3種不同的科技工具或平台,均一、Pagamo、Kahoot、學習吧(LearnMode),「老師要能判斷哪種工具適合什麼樣的孩子,」林宏宗說,他的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預習、複習進度及回家作業,而且早已不再用習作等紙本作業,全是線上作業。

用Pagamo及均一教學的詹青蓉觀察,科技對孩子帶來最大的幫助就是相信自己「能學而且學得會」。當使用Pagamo遊戲測驗進行教學診斷,發現孩子的學習落後,詹青蓉會讓孩子在均一平台上,從符合其程度的內容開始學,即使是國一,也可以重學小四的數學內容,當孩子回到符合其能力的知識點學習,就發現自己是可以學,而且學得會。

1堂課可以同時掌握3種程度孩子學習的新泰國中老師劉繼文也說,以前孩子課堂上聽不懂,大班教學及進度考量,老師也無法重覆一直講同一個概念,但是網路上的學習內容可以不斷重複看,直到看懂為止。

2個月的暑假備課,老師們不妨開始將科技融入自己的教學內容,在數位時代,成為擅用科技幫助教學,引導孩子有效學習。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