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堂社會課,都能讓孩子學會帶著走的生活能力

「社會課程涵蓋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等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並融入資訊、性別平等、生涯發展、環境、家政、人權等重大議題,配合學生的心智發展能力,由近而遠、由淺入深,以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

以上內容,摘自國小教科書編輯要旨;但我長久以來很好奇的是:這麼「偉大」的宗旨為何學生都不買帳?傳統的社會科教學受到絕大多數人的批評,也讓學生不喜歡上社會課。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除了教科書的圖文編排零散導致學生理解困難,另一個原因當然是教學方式出了狀況。

無聊vs有意義,你想帶給孩子怎樣的學習?

在教學第一線近三十年,我觀察多數教師的社會課教學大致不脫下述五類型。

類型一、教書匠:照本宣科的「講光抄」信徒

這是最保守、傳統的教法,老師看著幾行的簡單提示就上起課。而且,為了考試一直強調「哪裡會考,回家背下來就對了!」殊不知,出版社也無法在課本收錄所有資訊,因此課文只是綱要式敘述,這裡一句、那裡一句,根本接不起來。更何況學生都已認得字,若不是礙於學校規定與教師權威,我想,教室可能早就「人去樓空」了!

類型二、新式填鴨者:汲汲於補充課外知識

相對前者,這類型的老師非常認真。他們總是拿著教學手冊補充課本沒提到的內容,一堂課下來確實讓孩子帶回不少知識。可是,學生需要記住這麼多資料嗎?我們為何不留出更多時間讓他們討論呢?即使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主題,若能引發學生去思考,不管是批判或辯論,都比一味的單向接收知識要強一些吧!

類型三、傳教者:熱情點燃孩子學習的動力

這類老師對社會科教學抱有狂熱的使命感,他們的教學除了出版社提供的補充資料,還會加入自己的觀點。因此,上這種老師的課真是一大享受。尤其是結合時事的教學內容,能讓孩子的世界與古今中外的人物連線,這不僅使孩子的學習動機變得更強烈,從中誘發的創造力往往也讓課堂絕無冷場。

類型四、引渡者: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分享

這類老師有時並不會主動提供資料,而是將上課內容製作成討論或辯論的議題,請學生自己或分組先去蒐集資料,再分析、討論、報告。老師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誘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習的多種可能。學生不再只是教室的客人,而是真正的主人!整堂課下來,學生除了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習得做學問必備的各項技巧與方法。

類型五、賦能者:跨越藩籬,讓學習活起來

這類老師除了具備第三、四種教師的特質,還跳脫出「只能在教室上課」的框架,適度安排戶外教學讓課程融合了多元的智慧與能力。像是「習得社會科領域知識」只是其中一項小目標,更重要的是為了「成就一位好公民」。此外,這種老師還會儘量不浪費曾學過的課程,想方設法利用各種教學技巧,請學生留下學習軌跡,也藉此讓他們學會統整能力並精進寫作技巧。

跳脫框架,讓社會科教學更有魅力

其實,我從小就想逃出教室,是個愛玩也講究效率的人。正式成為老師之後,當然不可能一直乖乖待在教室裡教書,因此矢志成為第五類的老師。尤其當我又看到社會科編輯委員的內容指引如此描述之後,更堅定了這樣的信念。

「社會科教材內容的選擇,以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為原則,融入參觀、觀察、訪問、調查、蒐集資料、分類、歸納、欣賞、體驗、討論、發表、報告、比較、分析、實做、練習等學習活動,引領學生在探索人類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學習適應現在與未來人類的社會生活。」

在如此宏觀且有格局的教學期許之下,老師若能以人性、實用、趣味、思考、實踐兼具的思維與架構來設計課程,學生怎能不期待上社會課呢?累積近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在加上長期經營「備課趴」臉書社團所引發的創意能量,我深信更多老師能掙開教科書的束縛,以更高層次的眼光來設計課程,讓每一堂社會課都能讓孩子學會可以帶著走的能力,而不是記下一堆課文裡的資料。

社會科結合寫作,留下課程的精采記憶

既然安排了精彩的教學,那麼,孩子的學習過程及內容都是彌足珍貴的。不僅為了回饋也為了留下紀錄,因此,將社會科教學內容做為學生寫作的題材是最恰當不過了。

我一直深信,寫作是最終、也是最好的一道評量。教學之餘請學生延伸寫作,也能成就不少好處:例如,深化教學內涵,訓練學生思路,培養孩子文筆⋯⋯社會課程結合寫作,不僅師生都能留下成長與進步的軌跡,更是將教學成果與效益發揮到最大值。

在社會科的教學之路,期待你跟我一起加入不無聊的行列!

《溫美玉社會趴》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