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大考新制重「表達說明能力」,不只考選擇題

108課綱即將上路,面對新課綱,大學的招生與入學測驗也將有所調整。邱劍英攝

108課綱即將上路,面對新課綱,大學的招生與入學測驗也將有所調整。大考中心舉辦「111年大學入學考試命題精進方向研討會」中指出,未來的大考命題將以素養考題為重點方向,朝向情境化、整合運用能力、跨領域或跨學科、表達說明能力等面向調整。今年9年級的學生適用。 

配合108學年的12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大考中心將在111學年度,實施以素養導向的大學入學試題方向。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表示,新興的大考命題中,最重要的就是考題將不再只有選擇題,並且以素養導向的題目為命題重點,除了以往強調的情境化、整合運用能力、跨領域或跨學科能力外,也更重視「表達說明能力」。

劉孟奇在6日舉辦的「111年大學入學考試命題精進方向研討會」中指出,新興的大考命題中,將重視「表達說明能力」,會納入混合題型、非選題或是表格作答,以培養學生統整、歸納、分析、說明、表達的核心能力。

劉孟奇說明,目前大考只考選擇題,題目設計上有其侷限性,無法有效引導學生主動表達或是思考答案的原因為何,因此111學年的學測與分科測驗的命題,將以素養導向的題目為命題重點,朝向情境化、整合運用能力、跨領域或跨學科、表達說明能力等面向調整。像是將生活情境納入試題,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整合運用不同領域的知識,對問題進行邏輯判斷。

找出正確答案也要說出背後原因

以107年學測自然第35題為例,原題目是讓學生根據氣溫和露點變化,在選項中選出測站當日正確的天氣狀況描述。在新題目中,除要求學生寫出何時水氣含量最高外,還必須在表格上羅列出判斷的理由,引導學生找到答案之餘,也要知道背後的原因。

新增的表格作答讓學生除了要找到答案,還要知道「為什麼」。資料提供:大考中心。蘇逸涵攝

劉孟奇強調,新的試題強調學生要「主動表達」,不只是選擇對錯。他說,選擇題的作答方式很被動,久了也讓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學生只知道對錯,卻不懂「為什麼」,缺乏表達意見的機會和訓練,因此希望在新的試題裡讓學生學習主動表達與分析的能力。

另外,劉孟奇也希望透過新的試題,讓學生能夠「好好讀完一篇文章再作答」。他指出,現在很多學生在做像是閱讀測驗等需要閱讀長文的文章時,經常會先「略讀」,找「文章的關鍵字」,再倒過來答題。「真實的情境一定是逐次往下讀」,因此他也希望矯正這類「考試技巧」的風氣,讓學生「好好讀完一篇文章」。

「卷卡合一」111年實施

因應不同的考試方式,學生使用的答案卷也會有所調整。劉孟奇表示,大考中心將採用「卷卡合一」的形式,讓考生能直接在答案卷卡的表格或圖形上作答,「譬如地理科直接在答案卷上畫等高線、物理科直接把折射畫出來」,劉孟奇希望讓非選擇題的命題方式更為彈性和結構化。他也提及,素養導向試題符合現行大考的測驗目標,因此目前大考會有情境題的出現,不過混合題型與卷卡合一則預計到111年才會開始實施,相關的學測與分科測驗的說明與參考試卷將在108下半年至109上半年公布,高中端可以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因應。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劉緒宗在研討會的論壇中呼應劉孟奇提出的試題方向,他分享自己在大學的觀察是,現有的高中教育培養出同一個思考模式的學生,不利於科學、科技發展。「素養導向」的命題將是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方向,透過這樣的制度去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見、不同的思維,才能讓臺灣在學術、技術和應用有所突破,「我們的人才應該要具備多元性,但不只是知識上多元,更是思維上的多元。」劉緒宗說。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