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考試變好玩!美國MIT創新考試方式,讓學生邊玩邊考

▲ 黃建賓攝

孩子、家長、老師總是為了考試神經緊繃。如果有一種考試,可以邊玩邊考,甚至在過程中沒有考試的感覺,會不會太夢幻?MIT的新嘗試讓這個夢想成真,而且讓孩子可以學更多帶著走的能力。

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夏洛特維爾(Charlottesville)的社區公立特許學校(Community Public Charter School),七年級的賽洛收到老師一張粉紅色的紙卡。紙卡上印了「問題解決」的標題,標題下有一行小字「我有技能、工具和毅力,透過嘗試與錯誤,來解決問題」。老師寫著,賽洛很認真的努力,完成了架設影片的設備,而且完成播放。

除了這張卡片,她跟同學完成手上的個案後,共收到了7張不同顏色、標題的卡片。這些不是老師的鼓勵卡,而算是她的考試紀錄與成績的一部分。班上的同學,也都收到了卡片,分別記載著他們如何在群體中做出貢獻、運用已知知識、勇於冒險在失敗中學習……的事蹟。

這是MIT(麻省理工學院)「讓考試變有趣計畫」(Playful Assessment)的一部分。

今天,已經有很多老師、學者、教育當局都努力把學習變有趣,而且希望學生可以學到重要的技能,如創意、問題解決能力等。但是現行的考試與評分制度仍然很制式,師生都還得承受成績、數字的壓力,而且傳統紙筆考試也考不出公認的真正重要的能力。所以MIT的「教學系統實驗室」(Teaching Systems Lab)就開始研究與試驗,怎樣才能讓考試跟學習一樣有趣。

不過,好玩的考試並不是把考試變成遊戲,而是「要能夠測出我們說我們在乎的事,」研究經理羅森海克(Louisa Rosenheck)強調。

目前MIT已經開發出雛形,並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贊助下,開始以專題式教學的創客教育(maker education),在東西兩岸學校做測試:加州知名的克爾蒂瑪德拉學校(Corte Madera)進行部分試行,維吉尼亞州的社區公立特許學校則全面施行。

改變評量方式,也翻轉了教學

改變了評量方式,教學也被翻轉,首先是重新安排課表,少了分科課、多了專題課。

在社區公立特許學校,除了導師時間、午休、閱讀及選修課外,上、下午的主科分科教學時間,都被整併成為一堂時間較長、名為「專題」的課,數學也被納進在某些專題課中。「我們不把每一科分開,每一件事都是科際整合(跨領域研究),」學校的老師派斯門(Stephanie Passman)告訴美國教育媒體Edsurge。

混齡、混班上專題課。因為每個專題中都有適合不同年齡難度的工作,也需要不同年齡的人從不同角度提出想法與參與,所以在專題課中,都是混齡上課,老師會讓每個人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更酷的是,其實考試就在上課中、甚至在學生沒有感覺的情況下進行。例如,在萬聖節前的兩週,有個專題要設計密室逃脫遊戲。在這個專題中,大家要設計裡面的關卡、分工、手做各種道具。所以,有些同學要用鋸子做木工、有的人用電腦設計後進行3D列印,有的人用電鑽、有的人用熱熔膠完成拼裝,也有人負責美術設計、創意發想與包裝、整體動線規劃……等。然後,他們還在萬聖節開放設計好的遊戲給父母和社區民眾來玩。

就這樣,每兩個星期就展開一項新的專案。這學期還「玩」過選舉競選和火星探險。

看到這裡,也許讀者也會跟訪客有一樣的疑問:「很好啊,但你怎麼知道大家有學到東西?」

創客7要素,就是考試標準

在大家討論、規劃、手做的過程中,黑板上貼了一張MIT的「創客7大要素」(Maker Elements),提醒大家要投入、發揮創意、互相合作、有建設性的冒險、解決問題、運用與創造知識等。因為,這就是專題課希望大家學會的事,而且無論是同儕、或是老師都會在過程中,隨時針對這些項目給同學回饋,幫助大家做得更好。

MIT這套新方式更重視「形成性評量」,而非「總結性評量」。老師在7張評量紙卡上,會明確的寫出,每個學生在每一個創客要素標準下,在哪一件事上、哪個表現如何。而不是像在傳統的考卷或成績單上給分數,簡單寫幾個字「做得很棒」就好了。

在呈現這些「考試」的結果背後,學生們還要活用以前就已經知道的知識和技能,操練語文、數學、自然與社會、音樂、美術等內容,甚至在過程、修正中,學到新的知識與技巧。他們也因此更認識自己的專長、志趣、優缺點。

用紙牌、討論、現場操作與觀察,取代傳統的記憶背誦、選擇題與紙上談兵的問答題,只是MIT讓考試更好玩的開始。

下一步,MIT還要嘗試設計一個新的、有點像是數位遊戲的評量方式,希望可以測出孩子的認知與非認知技能,例如空間理解、毅力跟創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