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拚教育,讓後段班變前段班

大數據拚教育,讓後段班變前段班

數據分析可以增加業績、增進服務、創新商業模式,但可不可以發揮公益用途?在美國,有一群人用數據分析,找到孩子成功的方程式,在社經環境落後、暴力犯罪頻傳、輟學與吸毒率高的社區,扭轉孩子的未來。他們怎麼做到的?

提到大數據分析,大家總想到,可以用來發掘商機、增加銷售、優化服務。但在芝加哥,有一群學校用數據分析出孩子成功的要素,將畢業率從51%提高到74%,還有後段班學校變成前段班。

這是芝加哥大學社會服務管理學院(School of Soci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和非營利組織「大學成功網絡」(Network for College Success),以及後來加入的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還在持續改變的未來。

在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工商業發達且藝術人文薈萃,但是在有色人種以及西班牙裔、非裔移民聚集較密的鬧區邊緣地區,卻也長久存在社經地位較低、暴力、吸毒頻傳的問題。許多孩子輟學,不但個人人生難以翻轉,甚至導致這些社區的問題世襲難解。

在2000年初期,芝加哥大學將所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學業、人格成長、升學有關的因素進行數據分析,希望找出協助孩子的有效切入點。結果發現,高中(共4年,從9-12年級)第一年對孩子能否順利畢業的影響最大。出問題的學生多是在第一年就放棄、學壞,比較不是在之後的高二到高四才遇到交友不慎或家庭出了什麼狀況。

用大數據幫助9年級生「保持在軌道上」

而在第一年中,成功的要素包括:最多只被當掉一科、至少得到5個學分(大約是5科的成績及格),這樣畢業的機率,就提高為其他孩子的4倍。如果他們的成績都可以維持在至少B+,還很可能可以撐過大學的第一年。這些要素再加上孩子按時繳交作業、出席等行為,會讓孩子「保持在軌道上」,影響比先天的種族、社經地位、甚至考試分數更大。

一旦他們可以順利念完高中、大學,就有機會提高收入,脫離貧窮的循環。因為,根據皮猶研究(Pew Research)的報告,沒有念完大學的人,收入將不到大學畢業生的2/3。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表後,一群芝加哥中學的校長,就開始在學校留意孩子們有沒有這些「保持在軌道上」的跡象,並且輔導出問題的孩子,盡量回到軌道上。

在2000年,這群芝加哥高中新鮮人只有56%的人在軌道上,到了2017年,在軌道上的高中新鮮人成長到85%;他們順利從高中畢業的比率,則從2002年的51%成長到2015年的74%。

除了扶持孩子們留在軌道上,維持學業成功,他們還研發了進化版,希望促進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健康成長。

近期比爾蓋茲走訪參與這個計畫的芝加哥北格蘭德高中(North-Grand High School),不但深受感動,還為文分享。

配置個人導師,全面輔導高一過渡期

北格蘭德高中的學生,多數來自跟暴力、飢餓、虐待、濫用藥物等困境掙扎的社區,多數學生家裡沒有人進過大學。在2012年時,大學成功網絡來到這個學校進行更精進的數據力工程,當時學生在軌道上的比例約76%。

對這樣的學生,數據分析發現,他們從國中到高中的過渡期非常辛苦、難熬,孩子除了學業瞬間變難的挑戰,還有對抗憂鬱、交友、以及進入新學校的問題。所以,北格蘭德高中要用新的做法,幫助他們在新學校立足。

他們先找出高一新鮮人中,面對較大風險、可能會出問題的學生,設計了特別的新鮮人研討聚會,還配有個人導師,從學業、生活、交友各層面關心與輔導,帶著他們一步一步適應、安定下來,從高一就開始教孩子運用時間、精力、資源,達成目標的技巧,規劃與準備如何進入大學。在過程中,除了運用過去的數據分析參考,更替孩子整理了保持在健康軌道上的數據,讓他們可以在個人的專屬網頁上看到自己的進展,一步步邁向高中畢業、進入大學,獲得信心。7年來,高一新鮮人在順利畢業軌道上的比例,已經增加到95%,學校在芝加哥公立學校校區的整體排名,更從第三級竄升到第一級,而且是第二名。

一丹獎得主,用大數據發現教育政策盲點

近幾年,用數據拚教育的成功故事愈來愈多。除了芝加哥大學跟「大學成功網絡」在許多學校嘗試不同的做法,因材施教協助孩子的成長。在鄰近的西北大學,也有統計學者海吉斯(Larry V. Hedges)分析教育相關數據與研究,發現教育政策的盲點,以及有效增進教育成果的因素,例如班級人數、學校的預算、老師受過的訓練、老師的專業水準等,而獲得香港「一丹獎」的肯定。比爾蓋茲暨梅琳達基金會也呼籲各界多收集、研究跟教育、尤其是落後國家女性受教有關的數據,提升女性的教育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