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教材施魔法,林玲誼讓數學課笑中有效!

教學20年,林玲誼(左二)蹲低平視學生對數學的恐懼,透過自製教具,讓學生用數學發揮創意。林玲誼提供

八寶粥中有成本數字,餅乾盒中有同位角。數學老師林玲誼帶學生做禮品設計,學立體圖形,自製桌遊算根號,一句「我聽懂了!」就是她教學20年最大的原動力。

「學數學,很多時候是老師教步驟,然後學生把它背起來。可是如果忘記一個環節,小孩心裡就覺得,完了!」臺南市立和順國民中學數學老師林玲誼一邊說,一邊從滿溢教具的袋子中,抽出一個陽春的放大縮小尺,仔細一看,尺規竟是用棉花棒、牙籤、吸管等隨手可得的材料製作而成!

「每年的孩子都不一樣,但因應不同孩子,微調教學方法的過程很有趣!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教學的原因。」她有感而發地說。

任教至今,林玲誼已經歷個二十個年頭。而從四年前開始,她不僅是學生們的老師,也是老師們請益的「活教材」。她個性低調,不好大喜功,但想讓更多數學教室閃著學習光芒的願望不減。在數學咖啡館召集人彭甫堅的鼓勵之下,林玲誼站上前線,在數學教師共備社群「夢的N次方」大方分享課程設計與實作,給予更多臺灣各地的第一線老師支援與回饋。

教數學,從化解恐懼開始

「第一個課題不是教學,而是讓學生克服心理壓力。」林玲誼說,數學相對於其他學科,較難透過背誦或自學的方式理解,「數學老師一走進教室,就要先面對學生對學科的不喜歡。」

她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發現,「不是學生不想學,而是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她說,有很多孩子對學習數學很恐懼的原因,不是因為數學太難學不來,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再地受挫而沒有獲得即時的幫助,「跌倒了好幾次都站不起來的時候,挫折感就來了。」

「有的孩子不會寫,就乾脆不交作業。可是如果沒有深入了解,可能就只會看到他沒交作業,但沒有看見孩子背後的難處。」林玲誼分享班上學生的學習狀況,不選擇責罰,而是把學生帶在身邊,午休時間陪他做題目。

她觀察道,「我陪著他時,他都會寫,但考試時卻考不好。後來,我和國文老師合力找出問題點,才發現學生不是數學不會,而是根本沒有讀懂考卷的題意。」如果林玲誼一開始就不願花時間理解學生的處境,不願花時間找出問題,她也許就不會知道,學生其實有閱讀障礙,而非數學障礙。

「陪伴」說來簡單,卻不容易。林玲誼就像一位牧羊人,不願讓任何一隻小羊在學習的路途上逃走。在她眼中,沒有孩子一開始就放棄學習,「你看嬰兒學走路,跌倒了一定會想辦法再爬起來。」

陪伴學習較落後的學生找出問題癥結點,林玲誼讓學生不再因為挫折,從學數學的路上逃走。林玲誼提供

懂得應用,數學一點都不難!

讓學生察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是她教學樂此不疲的原因。「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學,數學離生活比較遠,又有很多抽象概念。」這是林玲誼當時起心動念要改變課堂教學的契機之一,「我開始想,數學能和什麼結合?它能變出什麼新花樣?」

接觸新事物,可以讓教學保有新鮮感。前幾年掀起一波閱讀熱潮,林玲誼開始找很多科普閱讀書籍,用有趣的故事包裝生硬的知識,透過學習單和學生交流,也更了解孩子在不同的教學方法中,學習的狀況與態度。「我喜歡不斷給孩子新東西,讓他們感覺學習有新意,不會感到無聊。」

當時,臺南南英商工廣告設計科舉辦畢業展,林玲誼在參觀過程中大有收穫。「國中三年級有立體圖形的單元,我就帶孩子做禮品設計。那是我第一次把設計的概念融入教學。」她藉由生活中的數學概念,建造一座橋,幫孩子找到學習的意義。

「比如八寶粥,我們要怎麼包裝它,要找哪些素材?怎麼做會比較便宜?這需要顧及成本和行銷的概念。」林玲誼讓孩子做中學,連結不同領域的知識,使得數學不再逃離孩子的腦袋裡。

沒多久,她又從袋子裡拿出許多商店都可見的餅乾包裝盒,「你看這個是平行線,也有同位角。」經過林玲誼的解說,平時不起眼的紙盒,搖身一變成了講解抽象概念的得力助手。

也許,就是對教學義無反顧的熱忱,才讓她願意付出大量時間製作各式各樣的教具。這麼費事,值得嗎?「看到小孩從不會到會,他們臉上顯現的成就感和豁然開朗的樣子,就是我教學最大的動力。」林玲誼回顧。

運用簡單的紙板與棉線,可以讓笛卡兒心型線的數學公式 r = a(1 - sinθ),變成獨一無二的母親節卡片。林玲誼提供

差異教學,隨手變出教材

「班上有個孩子,數學表現就是不好,可是我發現他是操作型的小孩,舉凡動手做的家政、童軍都能表現的非常突出!」過去的教學生涯中,她發現,不擅考試讀書的孩子很多。所以,林玲誼使用更多元的評量方式,讓每一個孩子的專長被看見,「當你提供更多的素材讓小孩發揮的時候,才能看見更多元的展現。有的孩子擅長口語表達,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則是團體的協調。」

現成的桌遊經過巧思也可以變成教室裡的教具。《出包魔法師》是一款需要觀察對手,才能推敲出策略的遊戲。看見其中的數學概念,林玲誼改編並自製「算根號」桌遊,讓學生玩的不亦樂乎。

「你看他玩的過程也在算,至少算了不下20次的根號。」她隨即拿出一些簡單的硬幣、牌卡和地圖,玩的是桌遊,但其實想的是根號的運算。透過孩子玩遊戲的好勝心激發策略思考,她笑著說,「如果在遊戲中能解任務成功,就代表他有學到東西,這也是一種評量方式。」

對於同一班級程度差異大的學生,林玲誼鼓勵孩子不要害怕問同學,「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相長,要讓孩子知道,你有能力,而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你也可以教別人。因為其實在你說給別人聽的同時,自己也在整理思緒。」

除此之外,林玲誼會因班級的程度差異多寡,而調整差異教學的方式。「在分組機制中,自學就可以學的很好的『A咖』,他必須帶程度較差的『C咖』一起完成任務,A咖完成只能得1分,而C咖可以得3分。」透過機制設定,鼓勵有能力的學生,教其他學習速度沒那麼快的同學,「那才是有能力的人最重要的價值。」

在言談當中,林玲誼透露她在學生面前,並不是個時時和藹的老師。但在她分享每個孩子應該用什麼方式教學的過程中,眼裡沒有不耐煩,而是真摯地希望教室裡的每個孩子,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學數學有什麼用?」一句學生的牢騷促使林玲誼起身改變,她運用隨手可得的素材,讓學生做中學,不再落入死背的循環,了解生活中的點線面,處處都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