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部落薪傳火炬的天使 教學訪問教師鄭淑慧

鄭淑慧老師(後排右二)用愛與希望點燃部落薪傳。

花蓮豐濱鄉,海岸山脈腳下,層層疊疊的海梯田連接到遠方的大海,季節催促著稻田展現金黃璀璨。隨著依山傍海的臺11公路綿延遠眺,乍見阿美族傳說裡保護族人的鯨魚和海龜,原來是花蓮新社國小師生為體貼長輩而精心設計的一座候車亭。這座充滿部落文化故事及校園美感的小學,有一群充滿理想的老師,正用愛與希望點燃部落薪傳。

原本在央團擔任輔導員的鄭淑慧,在全國訪視的過程中常看到大家對偏鄉教育懷抱的期待,卻也發現努力跟期待之間的落差,由於不希望只從辦公室的紙本文書認識偏鄉,她毅然決然拋下熟悉的日常與朋友圈,來到一個「連買杯咖啡都不知道去哪裡」的陌生區域。她笑談自己從「洋裝高跟鞋」變裝成「T恤溯溪鞋」的轉變;猶記得初來乍到新社國小的她,一襲粉色洋裝搭高跟鞋,一踏入校門馬上被喚道:「新來的老師嗎?快來幫忙抓魚!」當下不顧形象捲起裙襬幫忙,狼狽模樣讓在場的族人至今回想起來仍不覺莞爾。

就地取材 說孩子聽懂的話

「偏鄉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樣!」鄭淑慧如是說。師培或教師進修時所談及動輒20人的分組策略或合作學習模式,對於一班僅有2至8位學生的小校,實在難以施展;而所謂「學習是經驗的累積」,而教科書內容距離部落生活太過遙遠,也使得學習遷移不易架構,要搭起孩子的學習鷹架,往往得考慮在地文化。以「分數概念」為例,課本中切披薩的例子似乎對部落的孩子猶如霧裡看花,在他們的生活經驗裡,披薩如同石頭般,僅有大小的區別,無法理解何為「四分之一塊披薩」的課程用語;然而部落族人將一根竹子剖開好幾個竹節做碗,反而容易讓孩子理解整數與分數的對應,於是使用部落文化經驗做為教學案例,是老師們努力的方向。

鄭淑慧也觀察到小一新生的注音符號學習相對吃力的原因,可能是生活中招牌或文字刺激較少,該如何給予孩子多重連結和充分時間來吸收?擅長跨領域整合的鄭淑慧建議將族語課的拼音連結於小一新生,部落孩子的學習以族語做為其它學科的基礎,應用到注音符號教學、英語教學或其他領域教學,使學生學習更能融會貫通。在合作期間,學校參與教育部環境實作競賽,鄭淑慧與合作教師利用晚上陪孩子加強訓練其表達能力,最終跌破眼鏡地拿到全國賽入選,看見他們在舞臺上侃侃而談、發光發熱,讓師長和族人都倍感動容。

新社國小的部落教師提到,因非教育體系出身,教學上一直處於摸索狀態。而隨著教學訪問教師的駐紮,開啟了教育的新視野,課程開始以主題教學來設計。以「好好吃飯」主題為例,他們將噶瑪蘭的飛魚化為低中高不同年段的課程,讓高年級學習剖飛魚,中年級體驗刮魚鱗,低年級孩子則以觀察為主。並在體驗活動後,用語言描述記錄,使得文字有了經驗的奠基、感受的加乘,化為更有意境的詩文。更帶動部落孩子把日常所及的藍天、大海、飛魚和鳥兒化為詩句,將寫作變成一種自然的描述,藉著鼓勵老師幫孩子搭建學習橋梁,成功將學科知識結合生活觀察,並與老師一起輔導孩子投稿,在短短三個月竟能雀屏中選而見報,這成果震撼了老師,更感動了族裡的長輩,孩子的潛力原來可以因為這樣的改變而成長茁壯。

2020年,鄭淑慧主導與學校與部落的學習社群。

引入資源 校園與部落共好

「教育的問題不止於教室。」從小地方發現孩子的大問題,已是偏鄉老師的基本功,想讓教師的教學更好,必須抽絲剝繭探討更全面的議題。課堂上精神不濟的孩子可能是早晚餐無著落,而隔代教養或家庭教育功能不彰的情況更比比皆是。鄭淑慧駐點在學校服務的這段時間,曾有三位孩子放學回家後又到學校遊蕩,關心之下才知道是照顧他們的阿嬤過世了,無其他大人照顧的環境下,鄭淑慧協助學校申請教育部「夜光天使」計畫,引入資源。

起初,老師們輪番接力照顧,除了照看課業、打理住家,每天超時付出,當孩子們的後盾;又教孩子如何自理,擬預算、開菜單、動手烹飪,學習獨立與自主。「這種對孩子的付出,是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四五點,甚至是延續到夜間七八點的照看。」鄭淑慧感嘆道。在這裡教師的責任除了課堂上的專業教學,也可能需兼家庭照顧角色、協助孩子生活打理,除了學校的教師協助,該如何引入社會資源、連結部落也是當下極需正視的課題。

偏鄉老師來自四面八方,每個老師因為不同的生命任務,可能只能短暫停留幾個寒暑。鄭淑慧為提升教師對於教學方法的改變,在經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陪伴和研發中,秉持「和老師們攜手讓孩子變得更好」的核心理念,經由社群共備,齊心完成「校園美感學習步道教學設計」,讓孩子擔任解說員,透過與部落長輩和參訪者的解說互動,引發自主學習,賦予學習新義。另外也規劃午餐時光,透過老小共食,讓阿公阿嬤教學生族語,孩子們則教阿公阿嬤國語,互動中讓彼此交流,更懂得體貼對方;更試著讓常駐於校園的部落老師和部落族人參與教學,共同照顧部落的孩子,希望能延長教育能量的保存期限。

為了扎根社區部落,鄭淑慧也讓部落文化工藝團體帶動孩子參與藝術體驗課程,例如參訪部落裡的「香蕉絲工坊」,讓部落長輩教孩子動手體驗砍香蕉、抽香蕉絲,在文化創作的纏繞中,部落美學得以傳承,文化課程交織著彼此的生命線。連部落的語推協會(原民會噶瑪蘭語言推行委員會)也主動表達想跟學校合作。鄭淑慧更結合部落資源及教師力量,帶領孩子創作繪本、族語歌舞展演、藝術作品展現等,讓孩子的青春創意和老師的用心耕耘更被看見。

穿針引線 串聯臺11線的師生情

「107學年度全國美感教育論壇」成果展演由新社國小主辦,在一望無際的海梯田上,師生和部落族人點著噶瑪蘭族「Sanku(魚筌)」造型的火把拉開序幕。為了這場全國性的活動,部落裡8歲至80歲的族人都動了起來。孩子們更是火力全開,擺出藝術饗宴來展現海洋課程中的美感元素,從香蕉絲藤壺貝殼鑰匙圈的手藝,到開幕式重新編曲演繹的部落歌謠,就連火把設計都是老師們向部落的工藝大師請益,經過多次實驗失敗,才找到燃燒時間及造型的完美比例,這無疑是一場跨領域的學習和挑戰,活動在感動中圓滿落幕,也點亮了社區部落的能見度。

教學訪問第二年,透過鄭淑慧的穿針引線,合作往北延伸到水璉國小,兩校師生與資源開啟交流互惠。新社國小辦理的環境探索營隊邀請水璉國小學生參與,也引薦環境教育專長的師資到水璉國小開辦教師進修講座,串起兩校老師們的專業對話。藉由共同參與的課程,增加小校間的同儕互動。「新社國小二年級的哥哥姐姐帶著水璉一年級弟弟妹妹認識飛魚、認識校園植物、體驗校園美感活動、認識噶瑪蘭文化。」活動過程看到孩子們大手牽小手地投入參與和相互激勵,他們臉上散發的自信和笑容,就是對於老師最大的鼓勵。

鄭淑慧在水璉國小的另一合作主軸,則是協助新手教師的班級經營與教學,透過陪伴及支持,給予新手老師很大的鼓勵。初接小一新生的教師惶惶不知所措,鄭淑慧運用備課時間不間斷地討論,給予新手老師最即時的援助。而人數少的班級經營並非如所想的容易,需要混齡課程以增加團體動力的規劃;而當班上特殊學生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對班上的學習造成很大影響時,鄭淑慧會主動協助看顧這個孩子,進一步引導老師該如何處理,協助導入輔導和特教策略,使教學能順利進行,避免出現老師為調解學生事務,反被認為不公平而激起更大紛擾的狀況。新手老師分享道:「認識鄭淑慧後,讓我變得更有勇氣,而且會去學習讓自己再進步!」

在教學訪問的旅程中,鄭淑慧帶動老師們看到自己的價值,帶來改變與疏解的契機,共同為學生的現在和未來而努力,所有的努力醞釀出孩子的信心與肯定,從膽小封閉到自信演出,部落的長輩們看著孩子的轉變,內心有無限的感動與感恩。「可以再多留幾年嗎?」新社國小部落出身的合作教師殷切期盼著,對於鄭淑慧及新社、水璉國小來說,兩年時間的合作是開端,時間、空間的限制已不是問題,臺11線的故事不會停止,會一直延續下去。

鄭淑慧參加部落音樂會。

水璉國小與新社國小兩校共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