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國中建築課:蓋一座瞭望臺找回文化認同

位在山腰的新竹尖石國中有很多原住民學生,長期以來,他們被叮嚀長大後不要留在山上,但是至善基金會在尖石國中的社工楊曜誦卻不這樣認為。他找來念建築的陳妤,與部落合作開課,蓋了座「能用的」瞭望臺。透過真實的學習,讓學生重新看見部落的價值,找回原住民的文化認同。

劉潔萱攝

在一陣大雨滂沱之中來到新竹縣尖石國中,這個距離內灣只要十分鐘車程的學校,校門口前的斜坡,非要悍馬級的車才受得了。直挺挺地開入校園,遠遠就看到操場旁一座兩層樓高的瞭望臺,在風雨之中堅毅地站著。別以為這是哪位藝術家的裝置藝術,這是尖石國中「泰雅傳統建築美學課」的成果,繼去年蓋穀倉、今年蓋瞭望臺,明年要蓋家屋。

操場旁一座兩層樓高的瞭望臺,是尖石國中「泰雅傳統建築美學課」的成果。陳妤提供

女大生與部落合作開課

很難想像蓋房子這樣粗勇的工作,上課的老師卻是一名甜美的女大學生陳妤。就讀聯合大學建築系的陳妤大方的向訪客介紹瞭望臺的製作過程,很有親和力的她,甚至送上親手繪製的卡片作為見面禮,卡片上是她與學生一起搭建的瞭望臺。

陳妤在高三加入耕莘山學團,她對原住民文化的熱情,讓山學團的學長楊曜誦,同時也是至善基金會在尖石國中的社工印象深刻。兩年後,楊曜誦引薦了讀建築的陳妤,住到了部落裡最懂建築的阿道長老家,也牽起了在尖石國中教書的緣分。阿道長老帶著陳妤走進山林,從地形、水流、木材等建築最原始的風貌開始談,給陳妤學校教育所缺乏的真實感,讓她震撼之餘也有很深的感動,決心要回饋部落。

真實學習看見部落價值

蓋瞭望臺是至善基金會陪你長大計畫在尖石國中所推動的民族課程之一,透過楊曜誦的穿針引線,陳妤開始在尖石國中教學生建築。這堂課主要由陳妤負責,但是要蓋一座兩層樓高的瞭望臺,陳妤明白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因此她找到部落合作。她訪談部落耆老,也讀了很多資料。在課堂上,陳妤教理論知識,帶著國三生學習丈量,「我帶他們量自己的手腳有多長、走廊有多寬、禮堂有多高」,再教學生學習看建築圖。部落耆老則在瞭望臺的基地前,告訴學生瞭望臺的建材要取自什麼竹子?哪一部位?如何劈開它們?與部落合作授課,也一起完成一座兩層樓高的瞭望臺。

搭建瞭望臺的背後推手:建築系大學生陳妤(左)、社工員楊曜誦(中)以及部落牧師阿隆優帕斯(右)一起協作教學。陳妤提供

少了正統的師資訓練,陳妤要讓學生聽她講課並不容易,「但是他們喜歡動手做,我就讓他們邊做邊學邊聽」,陳妤在課堂上跟學生聊建築的專業知識,也聊原住民文化,並且讓學生用竹筷子搭建模型。直到真正開始蓋瞭望臺,陳妤發現學生改變的更多。「施工是件嚴肅的事,學生意識到我們是玩真的,所以如果受傷,也是真的」,透過真實的學習,學生變得更專注且有行動力。

找回年輕人對部落的文化認同,是背後重要推手楊曜誦最在意的事,他期待這樣的課程,能讓學生開始看見部落的價值。儘管部落長老都期待學生能好好念書,不要留在山上,但是楊曜誦也期待學生除了在拼主流文化的升學考試之外,也能重新建立跟部落的連結,明白部落的文化價值。譬如在打地基,學生都會說要灌水泥,但是部落長老會說「以前傳統社會哪裡有水泥」,或是「不用釘子也能蓋房子」,讓學生發現長老的智慧。「這是我們送給學校的畢業禮物!」參與蓋瞭望臺的學生異口同聲,瞭望臺不只是一堂課的成果,更是他們身為原住民的驕傲。

蓋一座瞭望臺的工作照片:

用刀子施力將刀痕進入竹子一半,再用手撥開,分竹子的公與母。母的在下面排水,公的在上面接水。陳妤提供

大家分工挖六根柱子的深度,要從地面往下120公分。陳妤提供

立柱,木材樹種為臺灣山,必須前面對準後面抬高。陳妤提供

一根根的木頭,連結成面。運送木頭得透過繩結往上拉升。陳妤提供

製作傳統樓梯。陳妤提供

完工祈福典禮,部落青年正在發表,做瞭望臺學到了甚麼,是傳承民族教育的時刻。陳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