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勝利國小黃郁雯 以英語為工具來學習其他科目

黃郁雯(前排左二)希望改變僵化的英語學習方式,讓學生有更多選擇

「國小老師都很可怕,」黃郁雯的母親以及許多親友都是國小老師,但黃郁雯可一點也不想當老師,特別是國小老師,「什麼都要管,」偏偏黃郁雯生性不受管束、熱愛自由,對於僵化的公立學校體制,自然敬謝不敏。

英語學不好,沒有使用需求是主因

國小、老師、公立體制,沒想到,黃郁雯現在的職業就是她恐懼的總和。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在YMCA教英文一段時日後,對英語教學充滿熱忱的她,甚至出國攻讀英語教學,原計畫再次出國進修,偏巧遇上民國88年教育部舉辦國小英語師資甄試,就這麼誤打誤撞的進入了國小教育體系,成了她心中最怕的人,國小老師。

喜愛多元嘗試的黃郁雯,如何在她所排斥的僵化教育環境中,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老師?當時,臺南市正積極推動國小英語課程,與黃郁雯同期入校的老師,也多為非師培體系出身,沒有包袱、思想自由、不受拘束,他們同樣懷抱著對英語教育的熱愛,想為下一代做出貢獻。

「改變僵化,讓學生有更多選擇」是他們的共同期待。「一直以來,臺灣英語教育被視為一種『語言的學習』,所以會透過種種考試以驗證學習成果;然而,往往發現,許多英語成績傲人的學生,在以英語進行溝通、討論或發表時,卻顯得捉襟見肘。」要改變僵化思維,必須先從對語言學習的定義著手。

「英語應被視為一種學習工具,不斷被使用出來,而不是考試工具。」黃郁雯指出,國人英語學不好主要原因在於沒有需求。過去,英語被定義為一項學科,所以一旦脫離這項學科,就沒有學習需求了;而如果英語被視為一種學習工具,在學習道路上,使用需求便一直存在,反覆使用這個工具,精熟度便跟著增加。

創造使用需求,讓英語成為學習工具

「而CLIL教學法,可讓學生完全沈浸於英語環境中,創造使用需求,使之不斷接受語言刺激,進而發現學習語言是為了可以使用出來,成為一種裝備。」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就是以英語為工具來學習其他科目,老師依據學生的英語程度與學科知能來規劃課程,幫助學生創造一種「使用英語」的教學環境;而英語老師與各個領域老師之間,更可共同建立合作教學的機制與平臺。

而勝利國小選擇將CLIL放在「綜合活動課」裡實施,以綜合領域課綱的核心精神為基底,透過CLIL的概念來設計課程。計畫主導人黃郁雯認為,由於綜合課內容較為多元,且與生活息息相關,如,環保、情緒、文化等等;進行面向也多元,有各種活動、討論與實作,可帶領孩子在多元的情境刺激中,輕鬆自在的學習。

在綜合課中加入英語元素,一方面可使學生以英語為工具來學習;另方面,由於不教文法單字、沒有測驗,使孩子不覺得在「學英語」,而是自然而然的,透過英語來討論議題或進行活動。

開課前,級任老師與英語老師共同備課。級任老師篩選出課程中可以延伸的部分,英語老師再針對該重點放入適合的素材,或將原本的活動設計做更多發展,然後再一起討論,如此來回討論多次,並邀請指導老師臺北教育大學陳錦芬教授審閱多遍後,才將課程定案,「有的課程討論了一個月才定案呢!」

CLIL教學法,可讓學生完全沈浸於英語環境中,創造使用需求

學習主體課程,同時提升英語能力

黃郁雯表示,教材的設計,不是把中文課本直接翻成英語來教,而是從中找到孩子可以理解的英語程度,將所需傳達的課程概念,透過英語傳授給孩子,讓他們從先備知識中自動歸納,進而吸收這個概念。

上課時,班級老師與英語老師協同教學。有時會藉由一部英語短片的刺激,進入分組討論,有時則藉由活動帶出主題,例如:如何在完全不使用兩隻手的情況下,以橡皮筋與紙杯堆出疊疊樂呢?藉此強調團隊合作的必要。最後,輪流上臺發表討論結果。CLIL教學實施半年後,在針對校內學生學習成果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改變前與後,學生的學業成績沒有落差,英語表達能力更大幅躍升了5%。

「語言只是一個工具,你不可能因為英語好,就成了一個比較好的人;但是學習語言的態度,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透過英語教學模式的改變,黃郁雯希望,臺灣的孩子未來能夠有更多的選擇與能力,不但在國際人才競爭上找到自己的舞臺,也藉此將臺灣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