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吟。照片:黃建賓
原本是幫助學生阿公,陳香吟在課後幫忙整理菜園,透過網路賣菜, 後來累積出口碑,串起小農與居民的聯繫,也讓學生體驗什麼是愛家鄉。
陳香吟從小在三峽長大,但對於山和海的認識,卻一片空白,「一般人成長過程中,太難與山海的人文思維相結合,只能從書本上學習。所以我們都知道要愛家鄉,但是無從下手,」陳香吟感嘆。
現為光華國小總務主任的她,兩年前有了機會,她來到三峽山區的插角國小,意外發現學生的阿公一個人種菜,卻因規模太小,負擔不起載運下山去賣的成本,面臨生存困境。
於是陳香吟主動提議下課後去幫忙整理菜園,透過網路行銷來賣菜,收成後她再開車送下山,產地直送到餐桌,慢慢累積出知名度,一年多下來已擴散到三峽區,其他的小農也想要加入一起營運。
因為阿公的案例成功,影響所及已有彰化、桃園、宜蘭等地的四位老師加入一起做協助社區的事,而且樂在其中,社會科老師出身的陳香吟說,「這就是土地的力量,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也體會到當你想為家鄉做一件小事,只要動手開始做,就能感動人心、發生改變。」
陳香吟的社會課延伸實作到家庭,且實際做出了一些成效,也可以複製。這樣的模式如何導入社會課?陳香吟構思在學校推廣,一個月至少一天的營養午餐使用在地小農食材,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社區農夫種的菜,可以成為餐桌上的佳餚。而且,這樣的實作體驗可以進階安排在社會課程,四年級的貼近家鄉、五年級的臺灣歷史與農業變革、六年級的全球糧食問題,這些單元全部可以串在一起,讓孩子邊做邊學。
追求碳足跡最短的距離,直接送菜到家,這是所謂的「里山精神」。陳香吟明白,要改變人們的習慣很困難,太少人願意等待晚上九點才送來的菜,寧可上超市去買,但為了全球環境和家人健康,陳香吟即使已經調校,還是堅持在假日回到山上幫忙,「我多麼希望里山精神能夠深入到每一個人的餐桌,它其實一點都不難的」。
「老朋友現在見了我都說我變得好樸實,成天忙送菜都不化妝,但臉上卻有一種光芒;我相信能讓人產生勇氣,就是最大的幸福與能量,」陳香吟滿足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