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國小李嘉澍老師 讓師生在「英語+音樂」中一起成長

萬芳國小李嘉澍老師將英語融入音樂課程

「就像沉浸式英語教學一樣,我當老師也是環境使然,」李嘉澍從小在家人與親友,不是擔任教師,就是從事音樂相關工作的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下,教師與音樂,自然成為他最感興趣的工作;而什麼工作可以把兩項興趣合而為一呢?李嘉澍選擇了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畢業後在國小任教。

老師要帶頭,做好跨域學習

出生與成長的環境或許無法選擇,但鍛鍊自我的環境可以選擇、可以塑造。成為國小老師多年後,李嘉澍以高於錄取門檻的積分加上電腦專長,選擇進入據說當時「一個人得當十個人用」,資源較為缺乏,但治校十分嚴謹的萬芳國小,為的就是要鍛鍊自己,於是這位音樂老師,日後也教起了電腦。

在萬芳國小至少25年的李嘉澍,2年前開始有了新的鍛鍊項目。因學校參加「沉浸式英語教學特色學校試辦計畫」,將英語融入藝文領域音樂課程,也就是以英語作為溝通工具來學習音樂,使李嘉澍從原本單純的電腦老師,又重拾音樂教育專業,開始跨領域學習沉浸式英語教學法;去年在校長帶領下,一起進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研究所進行在職進修,以提升英語教育專業能力。

李嘉澍認為,學生在英語學習初期,「讀」是最重要的基礎關鍵,應在接觸英語的第一年,就完整學會如何「讀」;沒有學好「讀」,就會影響接下來的「聽」與「說」的正確度,出現發音錯誤、甚至衍生拼錯字等問題。

「讀,不只是靜態的瀏覽閱讀,」他說,而是透過 read aloud,讀出眼睛所看到的文字的學習策略,來培養正確的讀音與拼字觀念,使孩子沉浸在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嘴巴說出、腦子思考的環境中,去學習與理解正確的讀音與拼字。

語言學習,使用頻率及環境最重要

李嘉澍認為,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就是使用的頻率及環境;然而在臺灣,一般學生除了就學期間接觸英語,放學後的生活,幾乎沒有使用英語的必要性與機會,使得國人英語程度進步不如預期。「環境很重要,」他表示,學生學再多英文,學校建設再多的英語軟硬體設施,如果離開校門,就少有使用的機會,進步空間自然受限。但李嘉澍更相信,如果現在不嘗試改變,未來就沒有機會改變;而這也是他以音樂教育專業背景,參與沉浸式英語教學計畫的主要原因。

將英語融入音樂教學,執行時得面對許多挑戰。特別是,要把音樂專有名詞,從小學三、四年級的有限字彙中,找出正確、簡單、清楚的表達方式,十分困難,執行一段時間後,李嘉澍不得不捨棄全英文教學的理想,改以中、英參半的方式代替。

於是,在課堂上,除了通識用語如:起立、敬禮、收作業等,以英語表達之外;學科內容教授部分,簡單的字可直接以英語表達;複雜或超過學生程度的字,則以中英參半的方式,讓學生逐漸累積英語能力。「老師必須提醒自己,不能本末倒置,英語只是學習的工具,如何透過工具,達到專業學科上的學習成效才是重點。」

教與學,都是挑戰

李嘉澍與共備老師會按每學年教學進程調整進度

李嘉澍與共備老師會按每學年教學進程,將音樂課本拆分為不同單元以及課程進度;再將英語導入,設計課程中可使用英語表達的部分,並在原有的課本內容架構中,調整講述方式,或引用開放性資源,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英文。

事實上,要從原本全中文的教學環境融入英語,以自己並不熟悉的語言,來學習或教授必要的學科,「一開始,老師和學生都很痛苦,」大約執行8個月後,開始有了明顯變化,學生慢慢習慣了上課模式,對於英語指令有正確反應;學生的認同度也大幅提升,現在多數已可接受中英參半的教學模式,老師以正常語速上課,學生也可以接受。

「語言學習需要時間累積,完全急不來。」過程中,老師必須不斷進修研究、找出學生學習問題、調整教學手法、評鑑學習成效,不斷的滾動式修正下,才有可能帶領學生往目標前進。

「這個改變,不只學生,老師也在學。」和學生一起經歷了8個月磨合期的李嘉澍,因從小學習音樂又自學電腦科技,深知若想獲取國外第一手資訊,博覽群籍,開闊視野,就必須突破語言屏障,而英語正是開啟知識疆界的鑰匙,無論老師或學生,都需要不斷努力,迎向改變,才能擁有轉動鑰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