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峰教授是臺灣大學創校以來,第一位獲得教育部「全國友善校園傑出輔導獎」的老師
一個人,一輩子,要學到「感同身受」四個字,要用多少苦難來換?
生於美國受美式教育,曾雪峰教授是臺灣大學創校以來,第一位老師獲得教育部「全國友善校園傑出輔導獎」;是每年大專組僅五位教授獲得肯定的「獎勵生命教育國家績優獎」得主;也是「世界頂尖生醫光學研討會」創會以來首位亞洲主席。這位將生命教育融入制式教育體系,展現臺大人利他精神與社會責任的臺灣大學職涯中心主任、創新設計學院規劃、與領導學程副主任,「臺大優良導師」,數十頁的人生簡歷,充滿了研究、教學、與輔導上的讚美與肯定。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曾和死神面對面,生命垂危遭多家醫院拒收。
從陽光燦爛到漫漫長夜
被桀驁不馴的臺大學生認證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在學生的眼中,他是朋友,也是夥伴。然而,這位沒有身段、總是傾聽「稚嫩夢想」的老師說,「我從小到大一切順遂,25歲以前只關注自己,所有努力只為自己,從來不知人間疾苦。」
就讀芝加哥大學物理博士那年,無預警的黑暗降臨在曾雪峰生命中。他罹患腦瘤,多次手術後併發水腦與腦幹感染,半身癱瘓、失去視力、呼吸困難,無法自主吞嚥口水與排泄。美國與臺灣的醫療團隊都對父母宣告:「帶回家吧!他沒希望了。」
他形容困在自身軀殼中,「這是一種絕境般的挫折,在隧道的盡頭我一人獨行看不見光亮。」過去的榮耀,未來燦爛的夢想,早已灰飛湮滅,人生就此進入永夜。
「我常常做夢,夢裡我原本是自由的,卻在水中被重物壓住或繩索纏繞,醒來意識到原來惡夢是真的,現實中我連一根手指都無法移動。」當時只想活下來,談未來是奢侈。
經歷了喪失聽力、經過多次開顱手術、神智清醒中腦幹穿刺、腦脊髓液外漏等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三年後他奇蹟重生,他以超人毅力高強度復健,用癱瘓孱弱的身子回到美國,獲得西北大學電機博士學位。彷彿從黑暗甬道中終於走出,重見希望之光,雖滿是傷痕但烙印著得勝的標記。過去已如灰燼,年少時瀕死的苦難,讓曾雪峰打開理解的眼睛,同理人們心中那種無可言說的痛苦與挫敗,為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感恩。34歲那一年,他放棄美國教職與業界工作,毅然返臺於臺大任教,眼前微笑的他仍有腦壓升高與複視等複雜神經症狀。
為學生點亮未來道路
「其實,我沒有規劃當一名大學老師。」但他成為最高學府第一志願的老師,全國資質優異、學習成就最好的學生都在這。他眼睛一亮,說:「在這裡,有許多精彩、優秀的學生,20、30年後,他們可能是賈伯斯、張忠謀或其他了不起的人物。現在的我,不就正在陪伴參與這些了不起人物年輕時的人生嗎?這實在太棒了啊!」
許多臺大學子在享受光環之時,人生中前所未有的挫敗經驗其實也發生在這裡。或許考試不如意、或許感情受挫,加上對未來目標的茫然,常使這一群原本意氣風發的明日之星殞落。「我看見這些發光的眼睛過了幾年,逐漸變得黯淡,心裡真的覺得很可惜。」他想把走過低潮的心路歷程,和當年患病時相同年紀的學生分享。
「伴你逐夢」是曾雪峰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他總是說:「只要是學生找我,我都有時間。」其實跟學弟妹們說話不容易,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他總是擔心無心的一句話,傷害了敏感的心;怕不好示範或錯誤指引,澆熄學生熱情,甚至影響未來。或許是這樣「學長的體貼」,讓感情不順利的、精神崩潰的、被網路霸凌的、爭執報警的、家中經濟巨變的……都願意第一時間向他傾訴。
「伴你逐夢」是曾雪峰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辦公室牆上滿滿學生的謝卡,一字一句傾吐老師如何為當時茫然無助的自己開啟一扇窗,讓光照進來。「這是我最期待也是最安慰的禮物,看見學生擦乾淚水,眼裡重新有光。」他感性地說:「我並不是教育系出身,也不太熟悉專業教學法,能做的就是完全敞開,跟學生一起哭一起笑而已。」
曾雪峰曾為學生們舉辦了一場「未來晚會」當作畢業禮物,每個學生盛裝出席打扮成「20年後的自己」,闡述未來的藍圖。「我常常出一些跟人生相關的小作業,讓臺大的學生學些課本以外的東西。Peek into the future(窺視未來)或許是我所出過最難的作業。」
人生中最難的作業又是什麼呢?未來的夢想——這曾經在死亡脅迫下灰飛湮滅的期盼,如今卻是曾老師最想告訴學生的。「不要因挫折卻步,苦難其實是包裝過的祝福;也不要失去對夢想的盼望,總要相信前頭有微光。」
在學子的生命路上,曾雪峰也期盼自己是那一點點照亮幽暗的燭光。